生态环境部: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开展碳达峰

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9月26日在北京开幕,论坛主题为“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碳达峰行动,实施碳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绿色低碳的基础之上。

黄润秋表示,中国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20世纪90年代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并持续深入实施。“明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冬奥会,将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由清洁能源供电,11个冬奥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这只是近年来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缩影。2020年,中国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55%,成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黄润秋指出。

生态环境部数据也显示,2016年至2020年五年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了5.8个百分点,达到87%,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了17.4个百分点,达到83.4%。今年以来,中国云南野象旅行团北上巡游,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长江江豚频繁亮相等消息,也都体现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

尽管趋势和成绩都持续向好,但黄润秋表示,当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

对此,他提出,应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我们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将更加突出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加快调整,持续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碳达峰行动,实施碳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绿色低碳的基础之上。

黄润秋同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推进生态补偿,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