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北美还是欧洲的成熟市场,购物中心都是随着铁路和公路等大型交通工具的出现而诞生的。那个时代产生的格式叫模式。我开始寻找一些方法和途径,但现在谈模式还为时过早。”近日,龙湖集团首席执行官邵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自2000年成立商业地产部以来,龙湖的商业部门已经运作了20年。如今,在龙湖集团的四大业务渠道中,商业板块给龙湖集团带来了超过10%的利润贡献,成为居外第二大业务贡献点。
目前,龙湖持有98个商业地产项目。2020年上半年,龙湖商业实现租金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近30%。在某机构评选的“2019年中国商业地产百强排行榜”中,龙湖商业位列第五。
邵把龙湖商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是积累经验,打磨团队;2011年开始做战略规划,商业地产作为主渠道运营。
与传统的住宅业务不同,商业地产的运营细致繁琐,占用现金流,投资回收期长。长期以来,住房业务需要“反馈”。对于一个综合性的开发商来说,如何在公司整体发展框架内把握商业地产的发展节奏,最终实现现金流的良性循环,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尽管成绩斐然,邵对龙湖商业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商业地产的发展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还和大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虽然离“模式”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下,商业地产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两个“十年”
龙湖经营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是重庆观音桥北城天街,原是一个客车厂,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2001年收购土地时,龙湖只是一家总部设在重庆的本土房地产企业,年销售额不足50亿。
据悉,重庆很多同行在拿下这个项目的时候并不看好。因为项目会占用大量现金流,有的同事甚至认为这个项目甚至可能搞垮龙湖。
当时龙湖缺乏经营商业地产的经验,在招商时试图注入多种业态。“我第一次打开它是‘填满商店’。反正我什么都填了,包括做早餐。第一波先填,再慢慢调。”萧说道。
到2005年,北城天街的运营逐渐成熟。当年,该项目被重庆市民评为“重庆八大地标”之一,龙湖经营商业地产的信心大大增强。邵认为,该项目为龙湖的“控股经营”战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到2010年,龙湖共有6个商业地产项目。当时龙湖商业已经形成了天界、星月汇、嘉月汇三条产品线。其中,天杰后来成为主要品牌。
邵表示,前十年是一个积累经验、打磨团队的过程。“最可贵的是,龙湖还那么小的时候,就敢做控股生意,而且做的很好。”
2011年,实施全国布局的龙湖,销售规模383亿元,在国内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八。当时恰逢楼市高速增长,龙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单纯做住宅开发,冲击规模,还是加一条轨道,同时发挥住宅和商业的力量?
当时,业界的共识是,商业运作会占用大量资金,可能会拖累住宅业务的增长。但是,如果操作得当,商业运营也可以贡献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住房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经过内部讨论,龙湖最终选择了后者。然而,为了平衡起见,公司提出了10% o
龙湖集团副总裁兼商业地产总经理李楠表示,在第二个十年,龙湖商业的头效应越来越明显,对资源、人才和合作伙伴的吸附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现在正走在一条快速发展的跑道上。"
李楠说,龙湖商业目前有98个项目,到今年年底将超过100个。2020年,龙湖商业有望实现租金收入60亿元的目标。
三条“要点”
龙湖商业经过20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和打法。邵向《21世纪经济报道》总结了龙湖商圈的三大运营要点:低资金成本、能力圈、基本功。
“低资本成本是做商业地产的先决条件,因为本质上是资本成本的博弈。”邵肖明表示,当资金成本高于5%时,很难实现运营回报。
他指出,“能力圈”是指在团队能力范围内做事。要扩大能力圈,建立强大的团队是关键。“基本功”指的是用优秀去做“做好”,也是实现项目落地的最后一步。“没毛病,都是辛苦。”
据悉,龙湖商业从征地到开业的平均周期为36个月,最快的周期为30至32个月。在具体操作中,不仅有模块化的要求,还有各种实际因素。其中,自2003年开始探索以来,以地铁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项目开发成为龙湖商业的特色。截至2020年6月底,龙湖已有65个TOD项目。
在业内,龙湖商业被称为“重资产、精经营”的典型。这不仅不同于万达代表的高成交量,也明显不同于凯德置地的基金模式。龙湖的运营模式虽然占用资金多,复制速度有限,但有利于质量控制,获得丰厚的利润。
但邵认为龙湖商圈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
在他看来,考虑到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购物中心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大型交通工具出现后诞生的一种业态。基于这样的背景,商业地产可以称之为“模型”。目前中国还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龙湖商圈只找到了一些“路径和方法”,并没有形成“模式”。
但他表示,在中国,这个领域前景广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群将逐步崛起,城市交通、城际交通等网格化交通轨道将逐步完善。此外,产业升级和社会变革带来的消费机会,“特别是内循环和外循环互补带来的巨大消费机会”,将使中国商业地产形成“模型”成为可能。
从中间来看,服务业的崛起,制造业产业链的重组,科技创新的升级,也会给商业地产带来新的运营思路。“这是未来10年龙湖的路。在当时可能称得上是一种模式,但今天已经谈不上了。”
肖表示,正是基于此,龙湖对主渠道更为坚定。集团增加投资的信心更大,但会坚持10%销售回报的“红线”。
关于未来十年的具体增长目标,邵重申,年租金增幅仍为30%。
李楠表示,除了在一级市场收购土地,未来商业地产的机会仍存在于现有资产的收购中,包括现有商业和旧装修领域,但龙湖在选择项目时将重点关注金融模式是否奏效。至于轻资产的出口,不是龙湖现阶段考虑的重点。
对于龙湖商业的上市预期,邵表示,长期以来,“没有这个必要”。他强调,上市主要解决资金、管理激励、新资本平台等问题。但是对于龙湖商业来说,这些问题并不迫切。
2020-12-11 15:40
2020-12-11 15:39
2020-12-11 15:24
2020-12-11 15:21
2020-12-11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