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奥特莱斯来了吗?北京新计划加速氢能发展

(原标题:超级通风口来了吗?北京加快氢能发展,哪些概念股好)

8月16日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地区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总规模超千亿元,减少碳排放200万吨;力争完成37座新氢加气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万辆。

此前,河北、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相继发布了氢能发展的相关规划或方案。业内普遍认为,氢能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基于京津冀三地资源,这些氢能相关产业获利好

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实现京津冀地区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大规模推广基础,产业体系和配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地区已实现氢能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推广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产业布局和重点任务;一是统筹规划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布局;二是全面布局北京北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区;三是打造北京南部高端氢能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区。重点任务聚焦技术突破、京津冀产业链建设、应用场景示范点建设。

其实可以发现,《实施方案》年氢能发展的重点是整合京津冀地区资源,形成大工业基地。业内认为,《实施方案》基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共同打造京津冀氢能全产业链;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来说,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此外,《实施方案》不仅针对交通领域,还延伸到建筑、化工领域,实现全方位探索。TF证券认为,应用场景的拓宽也将增加氢能产业链的环节,或重构能源生产和使用结构。

据悉,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与氢能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约150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73家,燃料电池领域89家。2020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总体处于从中试向产业化过渡阶段。

目前在汽车领域,北京涉及的氢能产业包括整车、系统和上下游产业链。比如整车包括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等。系统包括亿华通、国电投等。而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前置源氢能和制氢。

业内人士认为,《实施方案》将有利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其次将利益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支持。

多地规划氢能产业发展,燃料电池投资活跃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应用场景多样且广泛。根据川财证券的分析,氢能不仅可以作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还可以有效解决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可能出现的消耗问题。形成了完整的储能解决方案

《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加快培育氢能产业,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集群,建设制氢和加氢基础设施,推进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堆国产化,开发成套设备和关键材料配件,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氢能供应体系。重庆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以商用车为抓手,积极引进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燃料电池电堆等重点领域企业,加强氢制备、氢储运等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技术研发,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工程化、产业化应用。

上海也提到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年氢能汽车制造的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表示鼓励氢能,支持青岛港建设“中国氢港”;《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到,到2023年,基本形成“纯电力、氢燃料”示范

、智能网联赋能”的发展格局。

从投资上看,数据显示,今年1-7月,氢能产业投资超2500亿元,其中投资向氢端发展,燃料电池仍是最活跃环节。燃料电池及应用环节投资项目数量最多,但上半年的制氢环节项目数量占比上升迅速,且单项投资金额较高。业内预计在氢能示范城市群正式公布后,第四季度国内氢能产业投资额将再次大幅增长。

国金证券认为,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作为新兴战略性清洁能源是工业体系、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各地方氢能产业规划或政策落地,为氢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催化剂;同时国产化推进和技术进步也带动了产业链成本不断下降,氢能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市场规模扩张在即。

概念股涨停,或迎超级风口,产业链产值或超10万亿?

受北京市发布《实施方案》的影响,今日氢能源板块开盘走强,但盘中有所回落,截至收盘,氢能源板块跌幅为2.89%。不过,与整体板块走势不同,中泰股份、晶科科技盘中涨停;科融环境、东方电气、金鸿控股等多只个股跟涨。

业内分析认为,氢能源板块的爆发很及时,而此轮概念股的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天风证券指出,氢能技术可重构我国能源生产与使用结构,产业链长期价值可看到10万亿以上。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受政策利好影响,以及对氢能产业链未来发展的看好,车企层面也在布局氢能发展。8月16日,海马汽车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海马汽车将深耕氢能汽车,目前公司已完成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开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争取在2025年前投入约2000台氢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同时参与共建的海南首座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

8月15日,福田汽车与中石油合建首座加氢站投入运营;长城汽车沙龙智行提出了“纯电+氢能”的技术路线,长城汽车也发布了氢能战略。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等都有相应的氢燃料电池发展规划。

业内认为,氢能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仍存在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同时配套措施也需要建立完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整体看好。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认为,氢能应该重点应用在商用车上,商用车在前乘用车在后;同时,氢能也不是纯电驱动的对手,而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从目前整体技术和市场发展判断,氢能基本在2030年后才具备初步商业化的条件。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