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个月汽车产销增速超过36% 全年有望突破2700万辆
上周五(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4万辆和212.8万辆,分别比上个月下降8.7%和5.5%,比上年下降6.8%和3.1%。
陈世华表示,5月份汽车产销量略有下降,这反映在客运和商业端的销售都很差。乘用车芯片短缺导致生产节奏放缓,原材料上涨也带来很大的运营压力;7月1日商用车统一切换到国家六标,部分客户提前购买,导致近两个月销量下滑,尤其是重型卡车。
1-5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062.6万辆和108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4%和36.6%,1-4月增速分别下降17个和15.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生产和销售分别增长3.6%和5.8%,增速分别比1-4月高1.5和1.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1-5月,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复苏,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继续稳步扩大,其中产量稳步上升,新动能得到培育和扩大,服务业稳步复苏和改善。在这种背景下,汽车消费总体保持稳定。
乘用车方面,5月份产销分别为161.7万辆和164.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7%和3.4%,同比分别下降2.7%和1.7%。与上个月相比,增长率从正变为负。车型方面,SUV产销量同比下降最快;汽车产量下降,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陈世华表示,“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快速回升,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压力明显加大。”
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28.5万辆和84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1%和38.1%,1-4月增速分别下降16.2和15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量同比下降1.4%,销量同比增长0.3%,其中产量降幅较1-4月继续收窄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由负转正。
此外,5月份共销售中国品牌乘用车67.9万辆,比上个月下降5.5%,同比增长18.6%,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1.3%,市场份额比上个月低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7.1个百分点。车型方面,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9%、49.9%和72.2%;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和SUV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而中国品牌MPV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0.7万辆,同比增长54.7%,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1.6%,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5个百分点。在国外各大品牌中,与去年同期相比,韩国品牌的销量有所下降,而其他国外品牌保持快速增长。
对此,陈世华表示,一方面现在自主品牌的模型产品越来越好,尤其是智能网络连接方面;另一方面,在“缺乏核心”的背景下,国外品牌从全球角度配置芯片资源。为了保证一些畅销国外的高端车型的需求,影响国内资源配置。陈世华提醒,“自主品牌高峰期销量已经达到45%左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5月,十大销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低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史建华补充说,目前,中国汽车产销状况良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我们乐观预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产销量200万台,同比增长46%。”不过,史建华也提醒,芯片短缺对汽车生产的影响仍在继续,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利于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这些因素可能会“阻碍”。
相比汽车整体,新能源依然呈现倍速增长。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2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6倍,继续刷新当月历史记录。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同比均增长2.2倍。
按照新能源车驱动方式来看,1-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8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即便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其也相当认可。”陈士华分析表示,一方面,新能源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电池的规模效应,使得新能源车的价格持续下降。此外,相比传统车型,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也有很大优势;充电基础设施同样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