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投资当地电池制造商 第一个案例SKI投资100万纬度
(原标题:外资投资本土厂商电池第一案:SKI战略投资益威锂电池能源)
第一个外国电池厂商入股中国本土电池厂商的案例出现了。12月9日,惠州益威锂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威锂能”)宣布,益威锂能拟通过债转股方式引入韩国SK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KI”)作为战略投资者。益威锂能表示,在SKI行使股份转换时,以益威基能(益威锂能的子公司)享有的现金贷款债权作为出资,取得了益威基能49%的股权。
几年前,一度因政策原因被“封杀”的日韩电池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势头已经完全逆转。他们不仅大量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采购名单,还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现在,他们正在对中国本土电池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战略投资,并从资本层面攻击城市。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本土电池厂商频频受到外国投资者的青睐,益威锂电能源战略(Yiwei锂电Energy Strategy)推出的SKI只是这一轮外资电池热潮在中国的一个缩影。
SKI看中了亿纬锂能什么
益威锂能目前的表现并不好。根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前三季度,益威锂能实现营收53.4亿元,同比增长16.66%;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9.46亿元,同比下降18.35%。装机容量方面,今年1-10月,锂能源装机容量为0.70GWh,在全国排名第七,市场份额为1.7%。
为什么韩国SKI专注于1亿纬度的锂能源?其实两者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相关信息显示,2019年9月,SKI曾计划与益威锂电能源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共同建设一个20GWh-25GWh的动力电池项目,以促进双方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发展,其中益威锂电能源出资5.25亿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0%。
在益威锂能9日晚发布的公告中,上述合资合作事宜有新变化。益威锂电能源计划将其投资主体变更为益威电力的全资子公司益威电力香港。同时,上述合资公司的生产规模也由20GWh变为27GWh,公司对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由50%变为30%。
显然,SKI和益威锂能的合资合作并不仅限于制造业,还延伸到资本股权。根据益威锂能的公告,益威锂能与益威基能、SKI签订了《债权转股权合同》,与SKI签订了《亿纬集能合资经营合同》。
其中债转股的方式是这样的:益威吉能申请Bluedrageon-Ergyco。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DE”)分别于2018年9月19日、2019年8月14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4月22日共贷款20.35亿元,益威锂可收集1亿纬度的能量。根据BDE、SKI、亿威基能、亿威锂能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这笔贷款将由BDE转给SKI,SKI将继承BDE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据公开信息,SKI是韩国SK集团旗下负责动力电池生产的公司,被称为SKInnovation。该公司与韩国三星SDI、LG Chem并称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在锂电池领域,SKI主要用于软包电池,而益威能量收集也专注于软包电池。
益威锂能在公告中表示,SKI转股成为益威能源的股东,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双方在技术、市场、管理、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提高益威能源在国内外柔性电池市场的地位,发挥其领先优势,优化益威能源的金融结构。
事实上,除了与益威锂能合作之外,SKI在中国市场一直很活跃
此外,在上游供应方面,2019年3月,SKI与天奇锂业子公司TLK签订供应协议,规定氢氧化锂产品单年基本销量将占TLK在澳洲奎那纳的氢氧化锂建设项目年生产能力的20%-25%左右。
外资热捧中国电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足够大,这也成为了SKI在中国扩张的背景。据韩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称,今年前9个月,SKI动力电池总装机容量为4.6GWh,以5.5%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五。SKI在益威锂电池的持股将有助于其进一步提高目前在世界上的电池安装位置。
但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寡头垄断效应”是很明显的,SKI不容易独领风骚。相关信息显示,2019年,中国共有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负载匹配,前20家企业赢得了95.7%的市场份额。第一名宁德时报和第二名LG化学的装机容量分别高达19.2万瓦时和18.9千兆瓦时,是SKI装机容量的几倍。
今年,中国本土电池公司已经被外资多次投资。5月28日,大众决定入股郭萱高新,获得后者26.4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7月3日,戴姆勒战略投资9亿元在富能科技,获得约3%的股份,并将参与其在科技创新板的IPO。7月10日,本田向《宁德时报》投资37亿元,获得约1%的股份。
根据行业分析,外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对中国本土电池公司进行战略投资的最重要目的是建立稳定的电池供应关系。相比之下,韩国的SKI入股益威锂能,是动力电池行业内部的一种股权投资合作,对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格局的挑战意义更大。
就日韩电池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而言,目前市场份额小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2016年以来,受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影响,日韩电池被排除在补贴之外,一度导致日韩电池在中国的发展受挫。去年6月,实施了四年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宣布废止,重新点燃了日韩电池厂商的希望。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除了SKI之外,LG Chem、SDI、松下等日韩全球动力电池公司不仅重返中国市场,还收获了汽车公司的订单,同时扩大了市场布局。随着更多国际电池巨头的加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