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资金合力使重大项目融资“提速”耗尽

6月22日电 重大项目建设迎来“黄金时期”。为了加快项目落地,解决资金保障等阻滞问题,中央近期进行了密集部署,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多渠道资金齐心协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融资跑出“加速度”。专家表示,为了提高重大项目的投资效益,应努力建立市场主导的内生投资增长机制。政府投资应明确限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并做出准确的努力。同时,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补充重大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资金。

记者了解到,重大项目建设是促进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交通、能源、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1939.17亿元,同比增长15.4%;与2019年1-5月相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行业)同比增长11.8%。

目前,一些重大项目势头强劲。深圳发改委近日发布记者,上榜项目536个,总投资28264.9亿元。它涉及交通、能源、工业、教育、医疗、城市更新和文化设施。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深圳市2021年重大项目计划》,加快推进8000个“982”项目和1371个省级重点项目,力争到6月底实现50%以上的年度目标,并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地方规划先释放了很多优势,但重大项目落地困难依然存在。其中资金保障的阻断点突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英表示,重大项目往往是公开的、外部的,项目所需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项目融资困难。特别是重大项目融资中还存在项目盈利模式不确定、资金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导致对社会资本进入的热情较低。

对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部署,多渠道资金协同打造重大项目建设融资平台。财政支持方面,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其中,国家发改委近期陆续出台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如保障性安居工程奖励项目、全民健身设施短板项目等。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截至6月15日,新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总额为12850亿元,占发行限额的3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地方债务发行的增加,基础设施相关支出存在较大的超重空间。中国程心国际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专项债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仍是疫情后恢复期弥补不足、稳定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在疫情后稳增长、降杠杆、防风险的大背景下,全年将加快专项债务扩张,重点继续放在“两新一重要”和民生建设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哲表示,2021年中央预算投资规模为61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用于支持旧城区改造、“三农”和水利、重大基础设施等。在金融方面,近期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出了重大项目,以满足融资需求。在2021年青海省第一批重大项目融资贷款专列对接会上,共对接申报项目35个,预计总投资395亿元,融资需求255亿元,申请专列额度236亿元。初步筛选出一批符合信贷投资、前期完成的项目,主要涉及文化旅游、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此外,扩大民间投资也成为扩大重大项目融资渠道的重要措施。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启动2021年首个项目公推,共111个项目,总投资1334亿元,拟引进民间资本约577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和拟引进的民间资本数量均为三年来最高。在参与方式上,计划通过PPP、合作开发建设等股权投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有75个,占68%。

国家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平台签约项目中民间投资项目1720个,占全部签约项目的42%。

“目前,PPP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投融资的重要焦点。采用PPP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降低杠杆,民间资本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英说。

吴友红表示,为了提高重大项目的投资效益,下一步应着力构建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激发内生增长活力。要在放宽准入、政策支持、商业环境、信息服务等方面不断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范若英表示,扩大重大项目融资渠道,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补充基础设施项目中长期资金。要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破除信贷、创新、招投标等隐性壁垒,提高民间资本和外资长期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积极性,充分保护民间资本的相关权益;同时,我们将在政策金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专项建设资金和PSL对特定领域基础设施的支持来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结束)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