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亿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将符合新规 收益率将下降
6月16日电 获悉,自《资产管理新条例》颁布以来,资产管理行业相关配套文件有序推进。近日,银监会和央行正式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偏离度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收紧,并与货币基金组织拉平了监管标准。这也意味着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强监管的大幕正式拉开。
业内人士表示,现金管理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因投资范围和赎回限制的收紧而下降,但由于整改期较长,短期内不会迅速下降。
投资范围缩窄 杠杆水平不得超120%
现金管理产品是指银行或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只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每个交易日可以认购和赎回产品股份。自2018年以来,现金管理产品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兆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现金管理产品增长迅速,主要是由于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出台后,保底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更多的现金管理产品来替代保底理财产品。此外,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相对稳定,风险评分较低,现金管理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在本《通知》中,对于现金管理产品,在投资范围、集中度、资产期限、赎回规模、估值核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约束。比如在投资范围上,《通知》规定每个现金管理产品的杠杆水平不得超过120%,但巨额赎回、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赎回超过20%或连续五个交易日累计赎回超过30%的情况除外。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表示,《通知》之所以指定120%杠杆,主要是因为现金理财产品流动性高,容易出现集中大规模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对其他市场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因此,监管部门规定了单一现金管理产品的杠杆率上限。
《通知》还明确了投资范围的“负面清单”,要求现金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股票、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以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票据、信用评级在AA以下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工具。
此外,为了加强期限管理,《通知》将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限制在不超过120天,平均剩余期限不超过240天。同时,加强投资者分散程度。对于单个投资者持有50%以上股份的现金管理产品,要求在销售文件中充分披露和识别,不得公开出售给个人投资者,以避免对个人投资者的不公平待遇;对于前10名投资者集中度超过20%和50%的现金管理产品,流动性资产的组合期限、持股比例等监管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整改期限较长 短期内收益率不会快速下行
银行业金融登记托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现金管理产品规模为7.3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产品的29.3%。据业内人士透露,《通知》的推出将对现金管理产品的收益率和规模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通知》对产品赎回的规定明显更为严格,规定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单个自然日持有的单个产品的赎回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但是目前现有的现金管理理财基本上都有快速赎回的功能,快速赎回上限在10万余不等。
此外,投资范围的收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金管理产品的收益率。根据上述理财子公司的数据,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一般在3%到3.4%之间,比货币基金高50BP(基点)到70BP左右。
“现金管理产品实现高收益。第一,资产存续期比较长;二是信用下沉,部分低评级信用债券被投资。特别是银行理财或理财子公司的部分现金管理产品,投资于永久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券,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产量和平稳的净值波动。”上述来自理财子公司的人士指出,摊余成本法的投资范围、集中度、适用范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产品的收益。
董喜淼表示,投资范围缩小后,现金管理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下降,“但短期内不会快速下降,因为整改期还比较长”。
为了保证平稳过渡,《通知》还充分考虑了对银行、理财公司和金融市场运营的潜在影响,设定了过渡期。根据现金管理产品资产组合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资产管理规定过渡期推迟一年的精神,明确过渡期为《通知》实施日至2022年底,促进相关业务平稳过渡。
董希淼判断,后续的现金管理理财产品性质会发生变化,不是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而是作为客户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所以在资产配置上还是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银行业务调整压力可控 是机遇也是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落地是对新资产管理条例相关监管规定的进一步补充,对行业组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使变亮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通知》对银行及理财公司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助于控制银行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二是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难度可能加大;三是有助于引导客户转向更长持有期的理财产品。此外,正式稿监管标准的执行也对后台支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国有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为符合新规要求,目前部分存量产品正在整改,占比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调整。
上述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自此前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市场对于严监管已有预期,并按照征求意见稿对资产久期、投资范围等有所控制,加之过渡期到2022年底时间较长,整体调整压力不大,当前主要压力是对不合规的低评级债券、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所投资产的压降。
展望下一步银行理财业务布局,董希淼认为,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产品会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符合监管要求及政策导向,加大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但这是一个长期、持续提升的过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能力提升、队伍建设、系统搭建、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