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有增无减
6月11日电 记者了解到,央行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22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3127亿元。社会融资方面,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9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7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加2081亿元。此次社会融资增幅略低于市场预期。
虽然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专家表示,社会融资规模连续15个月保持了11%以上的高增长率,这一数据与名义经济增长率基本匹配。“社会融资规模较正常年份增幅比较大,结构比较好。”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主要受三大表外项目和政府债券的影响。5月份,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有所减少,同比减少2855亿元。今年新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发行晚于去年,5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比去年同期减少4661亿元,对增加社会融资规模也起到了下拉作用。
从新人民币贷款结构看,5月份家庭贷款增加62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2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0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52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38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24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好于预期,反映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上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快速下降的情况下,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和结构相对稳定,略高于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住宅行业中长期贷款增幅略低于上月和去年同期,反映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等趋势。或者对抵押贷款形成一定的限制。但涨幅有限,反映出居民仍有一定的购房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客观看待部分数据的下滑,金融数据整体走势适应当前经济复苏。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不会减少,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
李迅雷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策力度和节奏把握得很好,反映了央行强调稳定货币,注重跨周期供求平衡。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目前利率水平合适,经济接近潜在产出水平,通胀适度可控,国内货币政策稳定,首选结构性工具准确支撑实体经济,提高政策效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