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农场和进入工厂后 偏远的村庄点燃了新的希望

5月31日电 “我们村只有173户人家,但私家车却有200多辆。”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凉水镇徐屯村,村党委书记韩梅军对记者“炫富”。

徐屯村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偏远,集体收入只有20万。近年来,当地农场和就业作坊一起建设,让村民有机会在自家门口发财,曾经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

在村民李红甫家冬天温暖的温室里,记者看到根部带刺的黄瓜长势旺盛,味道清脆可口。“现在黄瓜大量上市,价格也不高;过去几个月天气冷的时候,市场非常好。”李红甫说,一年后,他种植温室的净收入约为14万元。

建造这个占地5英亩的温室并不容易。"村委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动员土地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韩国美军表示,只有解除耕地限制,村里的设施农业才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以种植无公害黄瓜为主的蔬菜大棚占地300多亩。

种植规模扩大后,村党支部使村里的蔬菜产业实现了统一育苗、统一药肥、由领导合作社统一出口;村里集体建设了新的蔬菜交易市场,并与当地大型超市签订了农业超级对接协议,使黄瓜平均每斤可卖0.2元以上,兼顾了“利民”、“富民”。

农业合理化后,徐屯村把注意力转向了农民工。为了给这些村民在家里创造就业机会,村集体动用了20亩闲置宅基地,投资260多万建了一个服装厂,开始来料加工,去年8月投产。

记者在这里看到,几十名女工正忙着为海天、新希望等知名企业制作工装。韩国美军表示,服装厂可接受64人就业,村民培训后上岗。每道工序都将按件计价,工作时间灵活自由。

39岁的赵曾在青岛从事服装加工工作。她回到村子里照顾她的两个孩子。“我是去年服装厂建好的时候来的,老生意好做。”

她说从服装厂走到家里和幼儿园只要几分钟,接送孩子放学,照顾家人,上班挣钱都没有耽误。当温室里需要人的时候,她也可以伸出援手。虽然3000多块钱的月薪比在大城市工作低,但是她现在的生活状态让她觉得更踏实。

韩国美军表示,服装厂订单已经饱和,4月份只支付了12万元。这个村子的女工不够,所以我们从邻近的村子里招人。蔬菜种植和服装加工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些外出工作的年轻人返回村庄。

33岁的闫长城去年从市里回到村里,承包了2亩拱形大棚种菜,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出口农产品的电商。在他的温室里,西红柿已经进入了满果期,很快就会上市。他说村里发展机会比以前多了,不打算再出去打工了。(结束)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