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加速出现一批重大成果
5月28日电 深潜器、无人机、磁悬浮高铁……近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周、北京科技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展中心正式启动,一批重大科研成果陆续揭晓。记者了解到,今年科技周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线下展示和“云上”虚拟展示相结合的科普活动。除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众多“黑技术”,神秘的科学仪器等重大创新平台也首次对外开放,包括国家科学中心和相关配套政策在内的我国科技创新顶层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据悉,本届北京科技周是全国科技周的主场,室内主题展示面积1000平方米,室外互动展示面积4000平方米,展示150余件展品。这些展品中,有的是我国重大科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如“两弹一星”模型、“Struggler”载人潜水器、600公里磁悬浮高铁等;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抗疫、科技冬奥会、科普文化产品等方面也有成绩。
开幕当天,一只机器狗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这是一种大型四足仿生机器人,可以在台阶、废墟等不平的地面上行走。其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模块使其能够完成地震救援、防爆检测和工业检测。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展台也是被观众团团围住。“就像人有指纹一样,所有物质都有自己的‘光谱指纹’,比如氧和氮,它们对应的是光谱中不同的波段。我们使用量子点光谱技术的组合装置来分析从测试对象获得的光谱。根据光谱和物质的对应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试样中所含的物质是什么。”展位工作人员介绍。
在展区,记者看到哪里都闪现着“黑科技”。以人工智能为例,北京高校自主研发的一套高山滑雪智能跟踪拍摄系统在科技冬奥展区亮相。人工智能识别并锁定运动目标后,摄像头负载将为玩家实现全自动对焦拍摄。“再过不到一年,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始了。这个系统势必有助于明年高山滑雪项目的电视直播。”负责该项目的北京理工大学教师褚徐红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市怀柔区科技周依托怀柔科学城、中科院研究所等优质资源,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怀柔区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成果。主会场活动分为进入科学城展区、科技冬奥会展区、智慧生活展区、科普嘉年华展区四个板块。进驻怀柔科学城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近百件创新展品亮相。其中,游客最期待的是科学仪器首次神秘开启。
“众所周知,正在建设中的怀柔科学城聚集了一批科学仪器,每一台都可以被称为‘国家最重的武器’。这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造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对外开放。该装置通过特殊的制冷技术可以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展厅相关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
“十四五”期间,怀柔科学城的五大科学仪器将全部建成。计划于今年建成并试运行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为中国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表示,该装置的成功运行将显著提高我国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预警预报能力,也将为我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强国建设。面向“十四五”,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正在成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已经联合批准成立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和大湾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十四五”期间,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将按照“建设运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适时启动一批”的思路,完善科学设施和平台的系统布局。
除了推进科学仪器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国还在加快完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政策。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合作,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发展顶层设计,为数字经济、新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品等做好“十四五”准备。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深入推动企业善于用数字赋能行动,培育和拓展人工智能行业的激情,运用创业、投资、引导新兴产业等市场化方法,推动市场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今后,‘一把手’将作为解决困难的重要手段,在2021年重点专项部署中大力推进。”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重点关注重点核心材料、重大科研仪器、病因学与防疫、清洁能源、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等。重点突破,力争两年内产生一批阶段性重大科技成果。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由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产业技术研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等组成。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福利研究,以及行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重点专项69个,多数专项已部署实施,立项项目达3500多项,中央财政经费投入近760亿元,数万家单位参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年拟支持784个项目/方向,国拨经费总计约197亿元。据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启动52个重点专项指南征求意见,“数学和应用研究”等50个重点专项已发布正式指南。
“‘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进一步强化保障国家安全、支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的战略导向。”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指南的陆续发布,预申报也即将展开。
解鑫透露,未来,将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率先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通信、虚拟现实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优先布局。此外,还将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中开展“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试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