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发展数字农业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5月27日电 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一直是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董事会秘书、高级经济师袁亚2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7届可持续发展新动向报告会”上表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迫切需要传统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方式。转型升级、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作物安全的重点。”

在袁亚看来,农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无人化、模型化是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从而进入第四产业——数据产业。同时,“数字农业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农业的重要力量,也将为农村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袁亚介绍,数字农业是工业企业发展的碳中和和“换鸟笼”趋势。农业种植模式的标准化和推广是我国小农经济和工厂化农业发展和转型的关键突破口。传统农业创造新的农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是如何以及何时实现可量化、可重复、稳定的农业数据模型,引导现代农业工作者用数据模型进行育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

关于如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产业,袁亚建议,应以产业发展思路为导向,鼓励适合中国复杂农业生产环境的科技创新技术,构建云上综合农业试验场,重点在耕作、种植、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我国已投入运营的第一个尚云农业试验场——谭家湾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已跳出农业应用限制,初步实现了产业化标准化和无人化,在碳减排和碳利用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云上农业试验田模式将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工业互联网’。袁亚表示,通过种植、收获、加工和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虚拟可视化,可以加强数字农业产业链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透明度,大大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减少种植源的碳排放,增强碳利用能力,从而保证农产品的健康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化解“看天气”的高风险和散、乱、小的无序低效状态。(结束)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