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使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柏林,4月23日摘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使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双元制”,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这种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也使德国企业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德国一直很重视这种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将传统的“学徒”培养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德国,除全日制职业教育和继续学习型职业教育外,它是高中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目的是直接向企业输送成熟、合格的技术工人。

接受这类职业教育的学生要与培训企业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起止日期、学习内容、假期、津贴等。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当学徒,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通常在两到三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最后,学生还将参加评估考试,通过考试后,将获得相关行业协会颁发的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可以进入之前接受过培训的企业,或者去其他类似企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暂时不进入就业市场。

德国早在1969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规定了学生和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权利和义务。这部法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一起,为当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学院的最新目录,德国目前有325个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涵盖工业和手工业、公共服务、家政、农业和航运。

德国联邦教学研究部的安雅卡利切克(Anya Kalicek)曾告诉媒体:“德国青年失业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完善的高中‘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德国Statista Research Company的数据,2020年德国15至25岁群体的失业率为5.6%,过去10年一直保持在7%以内,在欧盟国家表现良好。

根据德国行业协会杜塞尔多夫工商会的分析文章,有资质的企业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自身发展有很多优势,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培养成熟的员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时创造的价值高于培训支出。

随着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模式不断完善。通过修订相关法律,引入了“专业学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等学位制度,以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等效对应,提高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此外,还规定了培训期间的最低津贴和年度增加标准,以确保学生的权益。

新冠肺炎疫情对德国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德国约有46.5万人签订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合同,比2019年减少了9.4%。为此,卡利切克在媒体上写道,德国的繁荣有赖于创新能力和“德国制造”,所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结束)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