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鱼在1.3亿年前吃了什么?科学家给它们的粪便做CT
4月20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对早白垩世查干岔布组的7种粪便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推测这些粪便化石可能来自鲟鱼形成员和粉鱼。这项研究由该研究所的三名博士生领导。
在蒙古西部的塔塔尔盆地出土了7具粪便化石,其中6具为螺旋状粪便化石,1具为旋涡状粪便化石。研究表明,蒙古的塔塔尔盆地在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有大片水域。这项研究证明,这里生活着丰富的鱼类,它们是食草、杂食性和食肉的。“偶然的机会,让这些鱼的粪便深埋在水中,留存至今,成为揭示古代生物生活习性的关键。”研究人员说。
粪化石是遗迹化石的一种,其中包含了反映其创造者相关情况的丰富信息,对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涉及的7个标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林在1998年参加国际蒙古高原恐龙项目考察时收集的。
发现这些粪便化石的创造者具有食肉群体的特征。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这7个粪便化石标本中有骨碎片和鳞片,也有完整的眶骨。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产生这些粪便化石的生物的消化系统环境可能不是强酸性的,这不足以溶解食物中的骨骼。
在小型粪便化石标本中发现了可疑的植物花粉,包括完整的眶下骨、集群的骨碎片和摄入动物的菱形硬鳞,这表明殖民者可能是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的杂食性群体,或者是植食性动物捕食造成的残留物。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四种新的粪便化石遗迹。研究人员推测,三个类别的创造者可能与鲟鱼类成员有关,另一个类别仍不确定是哪种特定的鱼产生的,但它可能来自鳍鱼类。其中,未消化的物体可能是短吻鳄目的成员。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的资助,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