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贫困村脱贫后 孕育着“新经济”的发展
贵阳,4月7日:摆脱贫困后,这些贫困村正在孕育发展“新经济”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路童、通水、网通和扶贫攻坚彻底改变了贫困村的发展基础和格局。过去偏远落后的村落融入现代物流网络和通讯网络,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孕育并活跃起来。
割田埂填沟,“两转一包”使荒地焕发生机
进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双龙镇高田村,绿植园掩映在大坝与缓坡之间,生机盎然。翻耕、覆膜、点播、现代农业机械穿梭于田间,在石漠化山区非常少见。
“以前有70-80块小块地是家庭自己耕种的。现在,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将毗邻而建,统一运作,高效生产。”朱高田村书记。
高田村曾是滇黔桂石漠化山区的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脱贫后如何实现新的发展?
该村9600亩土地绝大多数分散在一个家庭从事传统农业,效率低下,许多土地被遗弃。"组织农民,也要组织土地."朱表示,2019年以来,地方政府整合资金安排土地,打破田地村界限,推进“两班一包”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所谓“两包一”,就是把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转让给村级合作社,再由村级合作社转让给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再将土地整治后转包给商业实体。平坝区农业和农村事务局局长邹永平表示,土地分散集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农民、村集体和龙头企业的双赢。
“看好粤港澳市场,选品种错时间育苗,错季节种植,错高峰销售。市场很好,每亩净收入七八千。”广东菜商魏源表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和市场拓展,其他环节交给合作社和大户。精耕细作使土地收益翻了一番。
支部书记当了CEO,村级公司搅动了农村经济
乌蒙山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普卢村,曾经是一个贫困率超过40%的极度贫困村。退伍军人陈艳回到家乡后当了村干部。现在,他不仅是村党委书记、村主任,还是名副其实的村级“CEO”,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开拓市场。
拿出党支部办的合作社的结构图,陈艳向记者解释。村党支部领导一个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还经营一家公司经营建筑、交通、物流、商业等业务。合作社、公司和村集体各占20%,村民占40%,富人和村支部干部占40%。运营利润的20%作为合作开发基金,10%作为富人的红利,14%作为村集体经济的红利,28%作为村民的红利,28%作为富人的红利。
双山镇党委书记王伟表示,为支持贫困村巩固扶贫成果,毕节市规定,各类项目进村实施,除国家明确要求招标外,原则上项目资金在400万元以下的,可以不经过招标程序报乡镇(街道)和项目审批部门备案,由村公开透明地组织实施。比如农村公路,河道管理等。村庄
走进贵阳市西丰县石洞镇大洪村任芙蓉的家,院子干净整洁,梨花怒放。“村里每个月都会评分。分数越高,村集体经济分红越多。”任芙蓉指着墙上贴的“六权共享”量化考核表说。
对于大洪村的398名村民来说,村里的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不仅土地流转和基地工人有收入,收入分享也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现在被称为猕猴桃之乡。从村里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回老家创业,因地制宜种植猕猴桃,“果盘”丰富了贫困山区。
2016年,贵州省财政厅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使用方式,将600万元产业化发展资金与1248万元高标准农田资金整合使用,支持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猕猴桃产业,完善石洞镇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金被用作大洪村和中坝村的集体股份。20%的分红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社会管理,其余80%以“六权共享”模式分配给村民。
石洞镇党委书记刘福海说,“六权共享”不仅鼓励农民与土地分享红利,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收入,而且引导形成遵纪守法、奖勤罚懒、尊老爱幼、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氛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