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政策频出 “学区房”降温了吗?

7月6日电问题:随着多地政策频出,“学区房”是否降温?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随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学区化改革,多校划线、名额分配、教师轮岗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公平。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学区已经出现降温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仍需采取更多措施,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教育和住房回归标准。

多向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今年4月,北京市教育资源最丰富的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分别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的相关实施办法,指出将在特定时间节点后,坚决落实购房者子女多校划线政策。

其中,海淀明确2019年1月1日后新登记取得房产证的家庭,在申请入学时不再对应一所学校,成为多校划线员;西城区已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从本市其他区迁入西城区的新购房屋或户籍不再在划线学校就读,全部以多校划线的形式分配到学区或相邻学区。

在上海,旨在进一步促进学校间均衡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今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关键信息。3月,上海发布“招生新政”。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选拔学生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高中分配的名额,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之间的平等。

记者注意到,除了出台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政策外,不少城市的相关部门也在着力整治以学区房为名违规宣传炒作房价的行为。北京、成都、石家庄、南京等城市展开行动,整治房地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今年4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经纪人炒作学区房问题,对海淀区万柳、翠微、西城区德胜、金融街、东城区交道口等房价上涨较快的区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链家、我爱我家等6家炒作学区房的门店被停业整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学区房是近年来每一轮楼市的龙头,炒作明显,不利于教育公平。目前楼市调控越来越微观和精准,这一轮对学区的“定向调控”传递的信号非常明显。严厉打击学区房炒作,为高价学区房降温,对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具有积极意义。

一些城市的学区价格已经放松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西城区二手房成交量基本在1000套左右,除了入校前3、4月成交量较大。11个学区中,德胜、月坛、金融街二手房均价最高,80年代一套60平米的老房子价格在1000万元左右。

“如果住房和优质学区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对于过去质量优秀的顶级学区,价格会在短时间内下调。”

在上海,由于均衡教育政策的出台,学区房购买者的观望态度有所增加。除了确保全市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在10年内都有规定的流动记录外,上海市教委还设立了每年同学学区和小组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以及每年校际学区和小组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指标。有的孩子家长说现在不是卖学区的好时机。听到教师轮岗制度的消息,他们“叫停”了购买计划,准备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教育公平进一步削弱了学区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学区房的存在和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的差异,缩小同区“牛校”与“普校”的差距,使教育资源日益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逐渐弱化。

解决高价学区房问题,仍需回归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继续加强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制定严格的工作方案,让优质教育资源顺畅流动。

也要加大对教育和改革的投入。相关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用改革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的提质增效,统筹规划隶属部门、省、部门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让老百姓在改革过程中分享更多红利。

住建部一位负责人认为,住房应该回归到原来的居住本质,而不是非正常的教育资源等附加属性。

“学区的价格并不总是坚挺。买下旧学区后,不仅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国内很多地方还有加快‘学区’调控的风,存在资产贬值的风险。”郭毅说。

“在买房的选择上,大众建议资产应该根据真实的居住需求进行配置。”严跃进说。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