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释放民生温暖 增收、社保、住房成为亮点

人民的期望和治理的方向。截至目前,已有29个省召开了省级和地方级会议。记者注意到,在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普遍公布“十四五”第一年惠民的短板将继续加大。很多地方都列出了详细的民生任务清单,要求实行清单管理和项目推进。

总体而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福利、建设民生工程将成为2021年民生领域的亮点。一些地方明确设定了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一些地方表示将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一些地方将教育、医疗、住房等更多重大民生项目提上日程。

地方密集晒民生成绩单

最近,省市和地方会议相继召开。截至目前,已发布29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也是结束十三五规划的一年。各地的民生成绩单特别醒目。

保持民生支出实力。2020年,安徽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4.7%,33个民生项目投入1213.6亿元。广西民生支出近500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建立财政资金直接到基层民生的机制,490多亿元直接资金将有效保障基层“三包”。

2020年是决战之年,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成了各地民生成绩单上的标准。河南集中20个贫困人口5000余人的县和52个尚未脱贫的村,实施集中攻关,出台27项政策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156项重大工程。陕西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1.4万个,建设光伏扶贫电站1900座,销售扶贫产品122.2亿元。

就业、收入、社保是民生之本、之源、之本。2020年,吉林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0.95万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47.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4%和7.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每月增加131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50元。

教育、医疗和住房也很出色。贵州率先实现西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遍全纳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三甲医院实现市州全覆盖。重庆完成1177个旧城区改造。

“受2020年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增加将面临巨大挑战。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及时出台和实施“六稳”和“六保”政策,有效保障就业优先和居民增收,同时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弥补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务的不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为完成脱贫任务、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向东告诉记者。

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很多地方明确提出了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比如福建提出2021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海南提出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左右。

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上海明确提出提高养老、医疗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内蒙古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和贫困人口救助保障标准。吉林提出要及时调整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城乡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水平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

建设更多的民生工程也被提上日程。例如,天津表示,在改善民生保障、建设城乡公共设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领域,精心组织实施了20个群众支持项目。

很多地方经常提到教育、养老、医疗。比如福建提出扩大全纳学前教育资源,增加4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贵州将升级扩建40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升级50家标准化养老院,新增护理床1万张。湖北拟建设30个公共养老中心和养老院,建设一批城市和企业联动的全民养老项目,对1万个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老龄化改造。

此外,在住房项目方面,河南提出推进旧城区住宅区改造升级,已完成不少于50万户。陕西拟在2021年新建公租房5000套,发放租房补贴3.9万元,改造新棚户区7500个,改造旧城区3622个。山西提出完善长期租赁政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筹集10万套租赁住房,启动棚户区改造8526套。

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

专家认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提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意味着不仅要努力做大蛋糕,还要更好地分发蛋糕。第一年,地方政府既要保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又要加快补缺,加速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刘向东认为,民生领域的不足依然突出。主要原因是居民增收渠道相对狭窄,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突出。特别是医疗、养老、教育、儿童保健等各项事业面临重大不足。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改革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体系。

他认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民生保障的重点在于促进充分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同时要在公共服务补短板方面加大力度,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方面加快落实,提升就业和收入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也指出,民生补短板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朱小玉对记者表示,在连续大规模减税降费后,对于民生待遇调整以及民生工程的推进,要充分考虑各地财政的支付能力和承担能力,对于民生清单要进一步做实做细,对于每一项民生支出要做中长期评估,进一步增强民生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