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踩线”银行股在新的抵押贷款规定下承受压力

1月5日,银行业继续调整,不少股票跌幅超过4%。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天银行业的调整可能与此前出台的新房贷规定有关,部分银行房贷占比超过规定上限,控制房贷增量或压力下降刻不容缓。但从长期来看,控制房贷集中度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敞口,优化贷款结构,行业基本会面临利好趋势。

银行业已经进行了重大调整

2021年前两个交易日,银行业出现明显调整迹象。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收盘,银行业有23只股票绿浮,郑州银行和兴业银行每天跌幅均超过4%。从过去两个交易日来看,深湾一级银行指数下跌3.06%,成都银行下跌11%,兴业银行和杭州银行下跌超过9%。

有分析师指出,部分银行股承压或与监管部门近日出台的新房贷规定有关。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设定不同档次的房地产贷款余额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上限。《通知》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对于比例过大的银行,将设定2年或4年的调整过渡期。

按照《通知》的要求,房地产贷款余额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上限分为五个档次:中资大银行分别为40%和32.5%;中国中型银行分别为27.5%和20%;中资小银行和非县域农村合作机构分别为22.5%和17.5%;县级农村合作机构分别为17.5%和12.5%;村镇银行分别为12.5%和7.5%。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了Flush数据,显示以2020年的年中报告数据为参照,近期经历深度调整的上市银行大多涉及“房贷余额过大”。以这两天跌幅最大的成都银行为例。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62.0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6.02%,远超其所属三级中资小银行上限。据CICC统计,在35家上市银行中,超过10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或房地产贷款比例超过上限。

行业基本面稳定并在改善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措施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敞口,优化贷款结构,对银行长期增长的影响有限。

浙商证券表示,管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限额将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敞口,防范金融风险。该限额不仅可以降低单个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还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减少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银行贷款结构。

一些机构还指出,结构调整(而非信贷紧缩)对银行增长的影响有限。中行证券表示,根据“超标准”银行的统计,大银行需要整顿房贷,大部分超标准的中小银行更多体现在公共房地产贷款领域。事实上,这种监管是一种结构性调整,而不是信贷紧缩。预计“超标准”银行将调整信贷结构,因此对银行整体规模扩张的影响有限。

但是,银行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光大证券指出,金融机构房贷总体占比在20%左右,总体稳定。然而,由于不同银行贷款存量比例的差异,它们未来的贷款增长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按照《通知》的要求,即使是占比相对较低的银行,未来也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房地产贷款和房贷。

因此,一些“超标准”银行

此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两部门表示,自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监会对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管理要求,部分减贷压力较大的银行通过延长过渡期等方式区别对待,确保政策顺利实施。根据《通知》,2020年12月末,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比例超过管理要求,2个百分点以内的调整过渡期为2年,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调整过渡期为4年。

中行证券表示,在监管要求下,上市银行超标数量有限,整改压力可控。在经济稳步复苏、银行业估值安全垫较高的背景下(对应2021年0.74倍的市盈率),我们仍然看好2021年银行业的绝对收益表现。国信证券还认为,《通知》的出台是对以往房地产相关监管指导的制度化,对行业基本面的实质性影响有限。银行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情绪层面的反映。目前行业基本面稳定好转,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