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屋租赁数量超过2亿 农民工租房需求旺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近年来,国家向地方出台的许多解决农民工租房问题的住房保障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许多农民工的租房条件。他们也希望以后不要再遇到“加租”和“黑中介”。专家建议,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以确保农民工有平等的权利获得公共租赁住房。
来到城市努力工作,生活在那里。这往往是农民工留在城市的第一道门槛。据统计,我国租房人数已超过2亿。其中,农民工的租房需求特别旺盛。然而,近年来,住房租赁市场频繁混乱,农民工租房困难,也成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建设的一大痛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征求公众意见。这份在房屋租赁领域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到加强对承租人权益的保护和对租赁机构的监管。近年来,国家向地方出台了许多住房保障政策,解决农民工租房问题。那么农民工的租房条件有没有改善?他们对租房条件有什么建议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搬出地下室,期待不再遭遇“乱租”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95后河南小伙冯辉(化名)终于搬进了有电梯出租的高层住宅楼。“我住地下室的时候,得了湿疹。住在楼里之后,可以晒晒太阳,很快好起来。”
地下室是冯辉工作的理发店里固定的员工宿舍。“八个人挤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四角各有一张双层床,上厕所都要出去。”虽然住房条件很差,但冯辉每个月只从工资中扣除100多元的住宿费。
最近公布的《条例》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居住,违者罚款50万元。此外,北京还提议禁止擅自将地下空间用于非住宅用途。公司租给冯辉和同事的宿舍,不仅是一栋楼,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床,而不是睡在双层床上。
记者发现,《条例》细化了对出租屋居住条件、租赁关系、房管机构、租赁企业等方面的规定,还对“甲醛房”、“增租”、“黑中介”等出租乱象提供了具体规范。这个记者问冯辉关于租房有什么建议吗?他告诉记者,他在理发店提供宿舍之前就租了房子,他总是会得到更高的租金。他预计《条例》会给农民工更多租房优惠政策,以免遭遇“单方面提高房租”等租房陷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辉所在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在物业、社区和相关执法部门严厉打击非法租房行为的同时,也要了解租房者的实际困难,堵疏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住在员工生活区,建议打击“黑中介”
“我以前在外地工作,要不就住板房,冷夏冬天热;或者住在隔断里排队上厕所。现在住在宿舍楼,每天都睡得很好。”杨宝海,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员工,山东新泰人。之前一直在外省工作,这次回到家乡附近的泰安市工作。他住宿舍区每个月只要交16块钱的管理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杨宝海的同事李宝山(化名)告诉记者,他在外地工作时,为了省钱,经常以集体租房的形式生活。有一次,他租了第二间卧室,去看的时候才知道被中介截了,只够放下一张床。尽管如此,还是被“黑中介”从押金中扣去了1000元,因为他不小心把隔板打裂了。所以他建议租房政策要加强对“黑中介”的管理,尽量让农民工少受“黑中介”的欺负。
杨宝海的同事都是周边乡镇的。虽然距离不是特别远,但是都有在城市租房的需求。“有了员工宿舍,他们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租赁费用,还节省了通勤时间。”该公司工会副主席郑致远告诉记者,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为有租房需求的员工提供宿舍,让员工少一些后顾之忧。
“工人生活区的条件不错。其实南去北去的工人心里都有一个‘尺度’。“中建三局西北分局中宝达理想时间项目副书记刘墉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包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设宿舍或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鼓励更多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住房,同时鼓励社会组织根据成本租金原则提供自营公共住房。
快递哥希望在公租房有个“床”
最近在上海虹口区,一群快递兄弟拿到了公租房的钥匙。这次向快递员开放的14家公租房,都配备了基本的家具家电,可以用包包托运,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据了解,这些公租房的市场价格为每月2432 ~3800元,而快递员每月只需支付1500 ~1800元,相当于市场租金的60% ~ 70%。
为了解决快递兄弟、环卫工人、家政工人等从事基础服务的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今年6月,上海启动了拆除和使用公共租赁住房、提高宿舍式住房的试点项目。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为公共服务重点行业的员工提供5000个出租床位。
在北京送快递的河南人张成,听说快递公司的上海同事住进了公租房,很是羡慕。他也希望住在类似的公租房里,支付低于市场租金的租金。
“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一个人去城市,他们的生活需求往往只是‘一张床’或‘一个房间’。因此,公租房制度从强调家庭住宅设计向个性化设计的转变,增加了农民工对公租房服务的可及性,促进了公租房服务的供需匹配。”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王梓丞认为,上海的这一尝试对农民工聚集的城市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目前,全家外出已经成为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形式,拆除公租房显然不能满足农民工家庭的生活需求。在未来的政策方向上,还应引入满足农民工长期居住需求的小型公共租赁住房。“王梓丞认为,在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要加快完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满足流动人口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确保农民工平等获得公共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