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体经济需求 险资加大投资创新投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一段时间以来,保险资金加大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保险资金应如何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保险资金可以从安全和发展两条主线寻找潜在投资机会,探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策略,并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与产业布局策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社保基金与保险资管携手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中国人寿加快服务实体经济步伐,密集落地了多笔投资,为农业、船舶、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注入金融活水。其中就包括社保基金与保险资管公司在另类投资领域的首次项目合作。近日,中国人寿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通过基金形式投资广西投资集团、广西能源集团旗下核电项目,基金总规模为100.02亿元,于2023年12月26日完成首笔40亿元出资。
“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同属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在资金久期、风险偏好、投资领域等方面匹配性较好,双方将充分利用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服务发展大局。”国寿投资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此外,仅2023年12月,中国人寿旗下还有4笔投资落地,包括领投合肥倍豪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最新一轮融资,参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高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等,单月合计向实体企业新增投资近百亿元。
国寿资产副总经理于泳表示,目前公司直接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达3.2万亿元。公司将引导更多资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高适配性的投资产品工具和服务模式,努力满足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资金需求,精准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中小险资机构发挥灵活性优势
除大型险资机构外,中小险资机构也在发挥自身灵活性优势,加码投资实体经济。
浙商保险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浙商保险积极推动“险资入浙”,截至2023年底,浙商保险在浙江省内累计投资实体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金额占非标投资总额的50%以上,2023年新增非标投资中省内投资额占比超三分之二,为杭州、绍兴、金华、湖州等地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支持实体经济既是险资的职责所在,也是险资获取较好投资回报的必然选择。”一位保险资管公司股权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险资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较早介入一些项目,陪伴项目成长,退出时往往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外资保险机构也关注到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孕育的投资机会。近日,中韩人寿出资1.5亿元参与“华安-衢州南湖项目债权投资计划”,资金将投向衢州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南湖广场文旅综合体项目。
投资质效有待提升
如何进一步提升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业内专家表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险业应充分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以高质量投资精准聚焦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与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不同,保险资金投资首先强调安全性,其次是流动性,最后才是收益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在保险资金参与实体经济投资时,保险公司可从降低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出发,介入实体项目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所投项目的风险水平。
阳光保险集团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刘鑫表示,保险机构一方面要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和核心需求的深刻洞察力,从安全和发展两条主线寻找潜在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投研体系升级,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与产业布局策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