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家险企最新评级出炉:7家连续8年得A,12家不合格
12月2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2022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公告》,共计157家保险公司参与此次评价,经营评价对象为截止时间2022年12月31日,经营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
《国际金融报》记者对比发现,2022年度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A类机构数量共计41家,较2020年增长1家,其中有7家险企连续8年被评为A类;B类共104家,占比基本持平,达到66%;C类12家;与2021年一样,均没有D类机构。此外,还有百年人寿等16家公司降档为B类,太保寿险等17家公司则跃升为A类。
7家公司连续8年为A类
本次公告的保险公司共15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78家,人身险公司79家。财产险公司A类23家,B类49家,C类6家;人身险公司A类18家,B类55家,C类6家。
从被评价机构数量变化看,与2021年度相比减少3家,分别是中融人寿、前海人寿、安心财险。
有7家公司连续8年被评为A类,分别为: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阳光财险。还有8家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A类,分别为:新华保险、友邦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太平养老、泰康养老、鼎和财产、紫金财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经营评价结果,则说明其经营能力极其稳健,比如上述列举的15家公司。
目前,我国对保险公司已形成“三位一体”的监管评价体系,具体包括“经营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类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这三大指标体系主要分别从经营效果、服务水平和风险状况三个角度对险企进行评价。其中,针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的经营评价自2015年试行以来已连续开展8年。
有跃升也有掉档
根据2015年原保监会印发的《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主要是从险企的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三个方面综合考量。其中,财产险公司评价指标体系由保费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综合成本率、风险保障贡献度等12项指标构成;人身险公司评价指标体系由保费增长率、综合投资收益率、13个月保单继续率、风险保障贡献度等14项指标构成。
具体来看,A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等各方面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B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等各方面经营正常的公司;C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公司;D类公司是指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
从评价结果来看,2022年度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整体有所改善,A类公司增加至41家。细分到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则表现出现分化,A类财险公司从2021年度的16家增至2022年度的23家,A类寿险公司从2021年度的24家减少至2022年度的18家。
比如,太平财险、泰康在线、中银保险、阳光农业、中原农业、华海财险、美亚财险、安信农业、三星财险、东京海上、日本财险、爱和谊等12家财险公司,评价结果从B类上升为A类。而众安保险、永诚保险、国元农险、中煤财险、众诚保险等5家财险公司则由A类降为B类。
太保寿险此前6年评价均为A类,在2021年度降为B类,2022年度又重新上升为A类。平安寿险、中美联泰、同方全球、复星联合健康等公司评级也上升为A类。
百年人寿、工银安盛、中信保诚、中意人寿、英大人寿、交银人寿、利安人寿、光大永明、幸福人寿、中荷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11家寿险公司评价结果从A类降为B类。
上述评价结果也可从2022年度财险业和寿险业的经营情况窥见一斑。2022年,寿险业资产端、负债端两端承压,保费增速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反观财险业,保费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也创新高。
另外,还有12家险企评价结果为C类,分别为:三峡人寿、中韩人寿、君龙人寿、大家养老、华汇人寿、小康人寿、富邦财险、海峡金桥、史带财险、汇友互助、太平科技、阳光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