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搭子”“利率低至1.1%”,消费贷打响年末价格战


近日,“搭子文化”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外卖搭子、买菜搭子、旅游搭子已不新鲜,但“贷款搭子”你听说过吗?临近岁末,不少银行消费贷开启了花式揽客,如三人成团享更低年化利率,另有银行为抓住岁末营销关键节点,推出消费贷1.1%年化利率券、提额等优惠活动。

12月21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金融科技技术逐渐成熟,应用成本也有所下降,令银行能够用得起来、用得更好。比如对于贷前的客户画像、贷中App的管理以及贷后的客户服务等,银行会做得更好,整体信贷成本随之下降,消费贷利率也才能够被降下来。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贷款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金融消费者利息支出,提高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从而有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消费贷利率进入“1”字头

岁末,多家银行围绕降低消费贷利率开启了花式营销。

近日,宁波银行“宁来花”推出感恩福利,对于部分特邀客户借款有机会享1.1%年化利率券。该行App显示,在12月期间,针对2.8%固定利率券,推出限时秒杀、抽奖等活动,另有3.6%固定利率券,以及50元新客红包。

宁波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这类利率券并非人人都有,是综合评估的结果,涉及个人负债率、征信情况、工作、住房等方面。

另有光大银行“光速贷”年化利率3.6%起,并推出7.5折利率优惠券;交通银行“惠民贷”年利率3.85%起;建设银行“快贷”年化利率3.45%起;招商银行也推出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2024年1月2日至2月8日,可享提额优惠,闪电贷年利率3%起。

记者统计后发现,目前部分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消费贷利率普遍已降至年化3.3%-3.9%,部分银行也可到2.8%-3.2%。

除了发放固定利率优惠券,也有银行推出“拼团贷款”优惠活动,由银行员工担任团长、客户担任团长两种模式,通过推荐用户、给拼团成员消费贷利率优惠等方式获客。

紫金农商银行公众号介绍,至12月31日,该行开启“拼团助贷,年利率3.28%起”的活动。服务对象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平台企业正式员工;公立医院医生;公立学校教师等。纯信用最高100万元,有担保最高200万元。其中,有15人及以上团办年利率为3.28%、3人团办3.58%不等。

今年内,央行不断调整政策利率,已经两次实施降准,银行的资金成本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资金端的成本下降反映到资产端,使得银行有能力下调消费贷款利率。

董希淼表示,目前,由于存款利率降低等因素,银行资金成本也有所下降,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具有一定基础。同时,部分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希望通过较低利率吸引更多客户,这是一种“薄利多销”的促销行为。

他指出,消费贷款利率的降低,对银行资产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下调只是降低价格,不等于放低风控标准。而银行的超低利率消费贷款,通常针对优质客户群体,因此风险总体可控。由于减费让利的力度较大,在成本没有继续改善的情况下,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银行息差可能会出现收窄。但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量中占比不高,对息差影响比较小。且消费贷利率下调和投放速度加快,通常对银行营收能带来正面影响,有利于增加营收总量。

董希淼提醒到,对消费者而言,切不可因为利率较低就盲目申请,申请消费贷款要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前三季度消费贷增长显著

岁末之际,回望一年来的促消费政策落地情况,不难看出,居民消费意愿持续提升,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信用卡共同发布的《2023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银行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持续提升消费贷款投放额,对于稳住终端消费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消费市场正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市场活力正持续增强。

中国人民银行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1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高8.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7655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银行的消费贷也实现了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886亿元,较年初新增1051亿元。在三季报业绩发布上,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表示,在继续围绕民生消费与新兴消费升级领域发力背景下,该行消费信贷年内有望突破4000亿元,实现超过45%的增速。截至8月末,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21亿元。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新增450亿元,增幅29.0%。招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980.95亿元。

恒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树人曾表示,银行持续优化线上消费信贷和普惠小微贷款等线上金融服务产品。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了金融服务便捷性、可得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对用户进行“画像”,精准识别客户的风险特征,初步实现由“人控”向“数控”的升级,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