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关停特色存款产品 压降负债成本是主因
近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公告称,将全面关停特色存款产品。
比如,天津滨海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自今年12月15日起,该行个人“定活通”“利增利”存款业务停止运营。已签约的账户,自今年12月15日起不再将活期资金转存为个人“定活通”“利增利”款项。已经转存的个人“定活通”“利增利”款项计息规则不变,按照原产品规则继续运行。
此外,交通银行“超享存”产品12月1日起全面关停。“超享存”产品关停后,将不再提供自动转入和自动转出功能。已经通过自动转入开立的超享存子账户不受影响,仍可按开户利率和个人整存整取储蓄存款账户的计息规则计息。关停后,该行将分批次将存量超享存子账户切换为普通个人整存整取储蓄存款账户。
据了解,特色存款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客户需求而推出的一种创新性存款产品。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特色存款有特定起存金额、利率、期限、计息规则以及附加条件等。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叫停部分特色存款,主要考量是在当前净息差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精细化管理存款付息成本。因为部分特色存款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变相提升利率等问题,提高了银行净息差管理的难度。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近期下调了特色存款利率。例如,多家银行3年期特色存款产品此前年利率为3%以上,目前已降至2%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特色存款利率下调是银行机构调整负债成本的措施之一。目前,在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的大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收窄严重,监管不断优化、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减轻银行机构负债端压力。
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部分银行推出特色存款等。这些创新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客户需求,但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化和金融风险的积聚。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来看,一是特色存款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管理难度。为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监管部门需要对创新存款业务进行规范和监管。此外,部分特色存款可能存在监管套利现象,或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二是部分特色存款设计复杂,消费者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叫停部分创新存款业务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降低投资风险。
在此背景下,未来银行要维持利润增长,杨海平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发力,首先是进一步优化付息负债和生息资产两端的配置策略,稳定净息差,优化金融市场业务策略;其次是进一步转变存款经营理念,推动费用驱动型存款、成本驱动型存款向结算驱动型、业务驱动型存款转型;再者是强化预算管理与成本费用管理。
在杜阳看来,银行应高度重视非息业务发展,并转变非息业务发展模式。一是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关注长尾客群的金融需求;二是要持续推广综合金融服务,打造跨界营销或金融生态圈;三是要通过创新营销策略来增加非利息收入;四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来提高非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