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头集体发声:监管出手规范,高频交易上半年超额
量化投资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
近日,关于“量化成砸盘主力”“扰乱市场”“收割散户”“T0特权”等说法甚嚣尘上,不少知名学者、投资人下场公开反对量化。
针对量化交易引发的问题,9月1日晚间,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了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明确了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包括报告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并对高频交易作出额外报告要求。
这是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不过,这轮新政对市场影响几何,最新监管要求是否会对量化产品的业绩产生影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市场关注。
“新政对现有产品影响不大。”多位量化巨头人士认为,政策对于高频、T0策略,对交易速度敏感的策略有影响,但是占比较大的中低频策略不受影响。
“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有助于规范正在快速发展的量化交易行为。”上海某头部量化人士表示,把量化交易行为纳入监管的范围,投资人能更好地认识量化。此外,新规对量化行业整体发展是利好,因为量化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持续反馈,可作为下一步政策的依据和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高换手量化多头策略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东证期货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王冬黎以中证500指增为例,选取了90余家管理人进行跟踪,其中有11家高换手(150倍以上)的量化机构表现优于全市场平均超额4.89%,最高超额达到14.06%。
9月1日晚间,中国证监会指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台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具体来说,《报告通知》主要明确了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包括报告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并对高频交易作出额外报告要求。
《管理通知》主要是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工作,与《报告通知》相互衔接、互为配套,共同组成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报告的最高申报速率在每秒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在20000笔以上的,交易所予以重点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报告通知》和《管理通知》下发后,多家量化私募机构纷纷发声。
世纪前沿相关人士表示,自2021年9月开始,监管层和多家量化机构有过多次积极沟通,并且建立了信息登记和通报机制,在过程中逐步了解量化交易的本质,最终沉淀为此次的发布内容。
从结果上看,监管认可了程序化交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同时也认可了程序化交易对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流动性的积极意义。“当前我们还在等待具体细则进一步发布的过程中,仅就目前看到的信息而言,每秒300笔和一天2万笔申报的标准足够宽松,而且也只是针对超过的情况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判断不会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稳博投资根据现有算法交易来测算,每秒300笔以上交易策略基本没有,按笔均成交金额1万元、成交率70%来测算,2万笔申购,年化换手50倍,单产品上限规模7亿以上将会被特殊关注;如果换手200倍,单产品规模达5亿元以上的会被特殊关注,整体评估下对于目前策略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行业的规范发展对整个量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体利好的。
还有多家量化人士也认为,新政对超高换手率或规模较大的量化产品产生影响,但大部分头部量化私募的资管策略交易和执行受影响有限,只需履行报备义务即可。
近年来,A股市场程序化交易规模持续上升,逐步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
今年以来,A股整体表现平平,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量化交易业绩整体好于主观交易,特别是在过去一周里,A股市场在8月28日的逆势调整,引发各路投资者对下跌原因的关注。
随后市场上量化交易“砸盘主力”“扰乱市场”“收割散户”“T0特权”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少知名学者、投资人下场公开反对量化,而量化私募机构也开启了自证清白,一时间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和量化私募之间争论不休。
量化私募靖奇投资合伙人唐靖人就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对不起,是量化的错!》,以反讽的形式反驳市场对量化的误解。
他认为,量化一直满仓为市场提高流动性和有效性,近三年、五年业绩均不错,并在投研、设备上下重金,量化是坚定的做多者,“养成了一些人一亏钱就怪量化的臭毛病,以为有量化前A股年年是牛市”。
而经济学家刘煜辉则发文指出量化投资的“三宗罪”:一是量化拥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处理优势,容易制造虚假的市场交投情绪;二是量化带来的巨额交易量所生成的巨大利益,对于券商来说,事实上形成了垄断性的“甲方威权”;三是在交易市场生态脆弱的当下,量化的规模膨胀某种程度上明显破坏了市场生态的内生平衡。
此外,量化模型不透明、不公开,外界并不知道量化采用的是何种模型、何种策略,引发市场的各种猜测。
国内趋于同一化的量化模型,也存在同涨同跌的风险,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监管。
证监会也指出,从境内外经验看,程序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存在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因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因势利导促进其规范发展。
政策出台之后,有私募人士表示,不该“神化”或“妖魔化”量化投资,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量化投资为市场带来的积极变化。
数据显示,低换手、中换手和高换手量化多头策略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王冬黎以中证500指增为例,选取了90余家管理人进行跟踪,其中有11家高换手(150倍以上)的量化机构表现优于全市场平均超额4.89%,最高超额达到14.06%。
低换手(50倍以下)和中换手(50-150倍)则表现更好,优于全市场平均超额的分别有15家和34家,最高超额达到18.21%和19.84%。
多家私募量化机构表示,相关举措具体如何实施还有待讨论,在等待具体细则进一步发布。
证监会表示,将指导证券交易所抓好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落地实施,持续抓好相关监管安排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丰富完善程序化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完善证监会与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安排,进一步压实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责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管理职责,强化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安排。证监会将督促证券交易所确保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遵守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切实维护良性健康的市场秩序和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现在是AI时代,主观和量化都需要把这个工具用好。”在深圳的主观私募人士看来,现在的环境下,纯主观和纯量化的市场空间都将越来越窄,“在越来越不友好,容错率越来越低,客户也越来越精明的市场环境中,不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策略的创新,私募基金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