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火热复苏 服务供给“好上加好”带来启示

8月31日,暑期消费正式收官。这个夏天,文旅、电影市场再次火力全开,线下接触型消费延续火爆复苏态势。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超5.02亿,总票房达204.95亿元,双双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最高纪录。文旅消费市场也迎来爆发:飞猪报告显示,包含国内机票、酒店、线路游、景区门票等在内的国内游暑期预订量继续超越疫情前水平,酒店日均间夜量更是连续刷新暑期表现纪录;在携程平台,暑期夜游产品销量较2019年增长692%;美团数据显示,暑期以来,“夜游”“夜市”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大众点评上相关攻略笔记同比增长160%。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暑期,6、7、8月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7.46%。

如此强劲的复苏态势,一方面源自过去一段时间积压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消费产品、服务供给的提升与多样恰好“接住”了消费者短期内爆发的各类需求。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市场、适销对路,对任何经营而言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以大热的电影票房市场为例,经历影视寒冬之后,今年暑期档影片爆款频出,票房超过10亿元的影片有5部,超过20亿元的有4部。其中,票房成绩在20亿元以上的影片数量为灯塔专业版201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最多。

在文旅市场上,除了出境、长途旅行复苏,一些新的热点还为下一步服务消费“好上加好”提供了启示。比如,继淄博烧烤之后,贵州“村超”又火了,同样的火爆、同样的接地气、同样的活力,让大众看到了“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的更多可能性。

今年这些出圈的文旅现象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即政府定位。无论淄博烧烤还是贵州村超,政府部门都极少再以大操大办的角色出现,而是将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当地居民、交给经营者。市场自有其韧性,群众也自有其活力,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在后方提供服务,做好营商环境保障。

今年暑期档中颇受好评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撑篙驶过白帝城,高呼“轻舟已过万重山”成为影片高光时刻。事实上,这也恰似消费复苏的写照,耐心等待,轻舟终将驶过万重山。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