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一降再降 跨城存款“特种兵”急寻利率高地

[ 目前一些中小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4.3%,三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到3.9%。 ]

“我大概是疯了,1天内来回2000公里去存款,不过现在真香。”在经历5月、6月存款利率密集调降后,为了寻找更高的利率,夏飞从上海飞往贵州去存款。在她晒出的存单上可以看到,贵州银行的某爱心存产品期限五年,协议利率高达4.3%。

夏飞计算了一笔账,在外地存入定期存款50万元,年化利率4.3%,5年后收益约为10.76万元;而在本地年化利率最高在3.3%左右,5年后收益约为8.25万元,两者相差2万元左右,即便将来回机票考虑在内也是划算的。

和夏飞一样的跨城存款“特种兵”不在少数。在密集下调的存款利率面前,他们没有踩准最佳存款时间,只能选择“内卷”空间,跨城寻求为数不多的存款利率高地。

事实上,除利率不断调降外,监管加强规范异地展业也是跨城存款兴起的原因之一。近期以来监管端关于银行违规异地揽储的查处力度不断增强,根据2022年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地方银行异地展业的存量过渡时间至今年6月末。虽然一些银行可以借跨城存款规避限制,但对它们而言,随着自我整改进程进入倒计时,曾一度令其蓬勃发展的异地展业旧模式已很难走通。

跨城存款“特种兵”兴起

近期以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国有行、股份行等主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告别了“3%”时代。但部分区域中小银行下调节奏“更慢一拍”,仍保有部分高利率产品。

从目前网上流传的多份跨城存款攻略上可以看到,贵州、四川、广西等多地中小银行成为跨城存款的热门目的地。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一些中小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4.3%,三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到3.9%。

不过,跨省存款仍有重重条款限制,大多银行规定需要去线下网点开卡,少数对于存款起存金额有一定要求。夏飞告诉记者,一般在跨省存款前,都会通过攻略确定目标银行,大多数银行异地存款需要前往网点。他们会提前和客户经理联系,明确具体手续和需要的材料。同时会将在单个银行的存款上限设置在50万元。“这样刚好在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内,可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她介绍道。

但在实际操作里,中小银行存款也并非完全安全。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我国储户都可以享受到“50万保底+清算受偿”。2015年5月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施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金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而此前一些村镇银行并不直接接入央行结算系统,而是由发起行或其他行代理接入,有一定非法操作空间。例如,此前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受不法股东操控,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方式,吸收并非法占有公众资金。账外吸收的资金既未缴纳存款准备金,也未缴纳存款保险费。

背后是规避异地展业限制

事实上,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中小银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间利差一直存在,为何近期跨城存款突然爆红?这或与监管层面收紧有关。

此前部分地方中小银行一度借互联网存款“弯道超车”,大量异地揽储。“当时购买异地存款只需要线上操作。”一名资深从业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2020年是地方银行高歌猛进的三年。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公开场合分享的案例,有的中小银行开通互联网存款平台,短短几个月时间已吸收存款200多亿元;某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总额甚至占到其各项存款的70%。

此后监管开始三令五申,严控地方银行跨地域经营,在存款、贷款端都加以限制。

从存款端来看,2021年监管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后,地方性中小银行异地存款受到严格限制,并被纳入MPA考核中。今年随着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确,消费贷兴起,部分中小银行再次有“擦边”异地揽储的倾向。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再次强调,将继续深入整顿地方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和异地存款业务,严肃查处高息揽存、违法违规吸收异地存款等行为。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定义,异地存款是指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在没有设立实体网点的地市开立的账户吸收的存款,既包括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也包括通过自身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吸收的存款。多位业内人士解读,这意味着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其他渠道远程开设账户,且客户所在地市没有网点时,才是异地存款。客户到银行实体网点开设账户,其存款就不会被视为异地存款。这也是在降息“催化剂”作用下,许多储户跨城存款、化身“特种兵”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受访的银行人士未提及这一规避做法未来会否受到监管进一步规范,但他们表示,目前实际跨城存款的规模还比较小,其实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银行存款端整改效果已初见成效。以目前存款利率较高的贵州银行为例,该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想要购买存款产品,必须先来线下开户。其中,部分高利率存款产品只能到柜台才可购买。除此以外,桂林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开户端限制异地存款,均不可异地办理Ⅱ类卡,仅可通过线下网点开户。

还有银行通过IP定位来控制异地存款。以蓝海银行为例,该行客服告诉记者,目前主要经营省内客户,即使是存量客户,如果系统监测定位不在山东省内,App页面将不会显示可购买的存款产品。“如果后续有到山东旅游时,IP地址显示为山东省内,或许会刷新显示存款产品,但不确定能否购买。”她进一步补充。

另一方面,从贷款端看,中小银行异地展业的空间也已不大。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强调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应主要服务于当地客户,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有效识别和监测跨注册地辖区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2月19日,银保监会再次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力度进一步加强,从要求“审慎”跨地域经营到“不允许”跨地域经营。2022年,银保监会在14号文中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目前过渡期即将结束,这也意味着对于大多地方性银行而言,违规异地展业自我整顿已进入倒计时,过渡期结束后,中小银行借互联网异地展业的模式将彻底被终结。

一位银行资深人士指出,随着过渡期结束,未来部分中小银行在存贷两端都将面临较大的挑战,给头部银行则带来较大的机遇,行业马太效应将逐渐显现。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