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双柜台模式落地 离岸人民币获更多投资选择
6月19日,香港交易所正式上线“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
“港股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两种货币柜台结构的市场。这种全新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截至目前,获批双柜台证券的一共有24家港股公司,按今年首4个月市场成交额计算,这些港股的成交额占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量的四成左右。
业内普遍认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上线后将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一步发展方向或是联接人民币柜台与港股通交易,让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市场。
参与者有何特征?
“双柜台模式”是指,在港股市场设立港币和人民币两个柜台,分开交易两种货币股票,允许投资者跨柜台自由转换以缩小价差,同时引入做市商机制以解决流动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证券有两个以港币和人民币计价、用于交易和交收的柜台,并不能自动成为双柜台证券。港交所表示,双柜台模式推出时及推出后,只有由交易所根据交易所规则指定的、拥有港币及人民币柜台的证券为“双柜台证券”。
根据港交所最新公布的双柜台证券名单,首批“尝鲜”的证券有24只,其中既有四大互联网巨头BATJ,也有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等央企。根据中金公司数据统计,目前使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的证券中,除了长城汽车、商汤-W、吉利汽车市值不足千亿港元以外,其余22只股票全部是千亿大市值个股。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中国移动市值均在万亿港元以上,分别为3.4万亿港元、1.9万亿港元、1.4万亿港元。
此前,首批参与双柜台模式的做市商名单已出炉,港交所信息显示,中信里昂、国泰君安国际、中金香港、中银国际等9家机构被纳入名单。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当前双柜台模式下,做市商主要功能是提供流动性、减少价差。一方面,目前双柜台模式仍处于启动阶段,可能存在交投不活跃等情况,需要做市商为双柜台股票买卖双方提供持续报价,通过自营部门交易提升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活跃度,注入必要流动性;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外部因素,人民币与港股柜台之间存在价差空间,需要做市商在双柜台模式出现价差时进行跨柜台交易,引导双柜台之间的价差空间持续缩小。
都会金融香港研究部主管岑智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用人民币买港股的投资者来看,很可能是内地相关背景的资金,本来投资就是比较贴近A股,这对两地价差收窄有一定帮助。
博大资本非执行主席温天纳认为,对中资股来说,底层资产本来是人民币计价,但过去一直在香港用港元交易;如果未来南下资金不需要兑换港元再交易,会出现更多的两地相互融合,而在岸和离岸人民币资产估价的融合会加速,出现两地市场“同一种货币,同一家公司,同一批投资者”,造就两地市场进一步融合的机遇。
根据港交所说明,两个柜台下的证券属于同一类别证券,没有权益上的差异,两个柜台的证券可以在不改变实益拥有权的情况下相互转换,并且设有双柜台庄家机制解决流动性及双柜台间价差问题。
对上述双柜台交易的港股公司,股份名称加上R,交易代号由原来开头的0改成8,就是人民币柜台。腾讯控股6月19日上午半天成交额38.14亿港元,下跌3.31%报收351港元;人民币柜台的腾讯控股-R成交额2802.88万元,下跌2.63%,报收321.8元,港元成交额依然是人民币的超过100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开始双柜台交易的时候,人民币交易的流动性并不高,双柜台之间会有一定价差,但预计因此产生的套利空间不会很大,而且因为买卖双边印花税0.13%,港股交易成本也比较高,市场也有一定时间适应。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6月19日上午的启动仪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中国占全世界GDP的18%左右,约占13.5%的贸易交易,不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使用的结算以及国际储备货币比例不足3%,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会加快,在前所未见的地缘政治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各方都寻求多元化投资以提高安全性。
央行《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球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1.54万亿元,其中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超9000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名第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曾表示,“香港致力于发展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资产,让人民币的持有方拥有更多投资选择,从而提升境外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最新的举措就是引入港股‘港币-人民币双柜台庄家机制’”。
温天纳认为,香港作为环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资金将会有更多的投资选择,双柜台交易对AH股在两地市场上市的公司而言,过去的估值是用人民币计算,但港股交易货币是港元,如果未来港股都以人民币计价的话,从长远有特别考虑,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盘活香港的人民币交易,对投资标的股份来说也多了一些资金来源。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刚表示,双柜台的启动,将为离岸人民币配置提供一个新的资产选择,作为一个全新起点,有助于离岸人民币的沉淀,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金和资产的意愿,形成资金和流动性的正向反馈。未来双柜台资产选择如果逐步扩大至更大股票和产品范围,甚至更广投资者群体,都将为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南向“港股通”投资者参与人民币柜台的渠道依然受限,市场普遍认为双柜台模式落地后,下一步发展方向或是联接人民币柜台与港股通交易。
目前,“港股通”的投资者通过“支付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在港币柜台买入证券-卖出港股-兑换成人民币”的方式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内地投资者将两次面对人民币-港元兑换带来的汇率风险。
事实上,此前港交所方面明确表态,希望将人民币柜台证券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但时间表未确定。“接下来,集团希望将人民币柜台证券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即允许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市场,这将需要一点时间来实施。”欧冠升表示。
6月初,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兼股本证券主管姚嘉仁表示,将会再增加更多双柜台证券,下一步计划是允许内地投资者透过“港股通”买卖人民币柜台证券,以及研究让在岸人民币直接南下买卖人民币计价股票。
不少机构认为,目前联接人民币柜台与港股通交易在具体实施端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徐广鸿认为,如果港股通中纳入人民币柜台交易,一方面将给境内机构投资者带来便利,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境内散户投资者投资港股。不过,港股市场环境与A股有较大差异,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率较高,因为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境内个人投资者对港股市场存在认知偏差等风险。
此外,他还表示,由于当前港股通交易的流程自成体系,中国结算在结算交收方面担任重要责任,人民币柜台加入当前的系统流程还在准备推进中。
国信证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王学恒及其团队认为,港股通联接双柜台的方式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方式是港股通参与者既可以在人民币柜台交易,也可以在港币柜台交易。在港币柜台交易时,港股通投资者需要负担额外的兑汇成本,在人民币柜台交易则不需要;第二种方式是将所有的港股通交易纳入人民币柜台,即港股通投资者只能在人民币柜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