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企暂离退市危机,地产股“壳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
继6月5日蓝光成为首家退市的A股房企之后,退市房企队伍继续壮大。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包括嘉凯城、泛海控股、宋都股份、中天金融等超10家房企触发退市风险,同时还有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花样年、祥生控股、佳源国际、力高集团、当代置业等超20家港股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
面对退市大限,近期包括金科、世茂在内的部分出险房企采取了控股股东增持计划、股份回购等举措,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保壳行动”效果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6月8日,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出险房企要尽快完成债务重组、盘活存量保交楼、加快销售回款,尽快恢复经营,才能避免退市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退市也是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必要方式,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
部分出险房企暂别退市危机
6月7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母公司旗下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恒昇大业20%股权。因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7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金科股份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若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金科股份股票最晚将于2023年6月21日开市起复牌。
在此之前,今年5月24日,金科股份的每股股价首次跌到1元以下,以0.96元/股报收。为避免退市,除上述定向增发举措之外,金科股份还作出了增持股份的动作。
5月25日,金科股份公告称,由控股股东金科控股指定的增持主体重庆财聚投资有限公司,已于当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162.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178%,增持资金超1000万元,成交均价0.86元/股。
与此同时,金科股份董监高及核心骨干也集体增持。5月24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透露包括金科董事长周达、总裁杨程钧等在内的18位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也将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5月22日,金科股份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黄红云在投资者大会上强调:“在这关键时刻,我将不遗余力协调各类资源来帮助公司发展,支持公司尽快走出困境,全力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与金科股份一样选择积极应对的房企还有*ST世茂。今年5月初,由于2022年年报被审计师出具否定意见,*ST世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代码也由“世茂股份”变更为“*ST世茂”。之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截至5月30日收盘,*ST世茂股价已经从4月末的2元左右跌至1.01元。
为挽回股价,*ST世茂同样打出增持+回购的“组合拳”。5月30日,*ST世茂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表示将自5月31日起3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1亿元至2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3元/股。之后,*ST世茂连续3个交易日一字涨停,截至6月2日收盘,股价升至1.17元/股。
到6月4日晚,*ST世茂再度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回购股份的议案,公司在未来三个月内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超过1.30元/股。公告强调,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ST世茂所回购股份将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后续出售,未来减持期间自发布回购结果公告后12个月后起至36个月止。
上述回购方案也对公司股价的提振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6月5日,*ST世茂股价出现第四次涨停,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收1.23元/股,总市值约为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上述两家房企的自救举措,荣盛发展在股价逼近1元之前便将“转型”提上日程。
5月28日,荣盛发展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68.38%股权,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赛道。据悉,盟固利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研发和产业化。而因该则收购事项,荣盛发展目前处在停牌状态。停牌前,荣盛发展的股价为1.17元/股。
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重整
对于多家房企的“壳保卫战”,业内人士直言,尽管部分出险房企已经取得了护盘成效,但接下来能否真正摆脱退市风险仍有待观察。
以嘉凯城为例。今年4月底,嘉凯城也因股价逼近1元大关作出应对之举,包括释放影院前景、大股东华建控股发函称拟将一笔大额业绩补偿的履行时限提前至2023年末等,使得嘉凯城在今年5月中旬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涨停,股价回升至0.9元,但这一势头未能持续,截至5月3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已经连续19个交易日低于1元,停牌前股价仅为0.49元/股。
“未来一段时间,不可避免迎来上市民营房企退市潮,退市潮是暴雷潮的后续。”刘水向《华夏时报》记者谨慎地表示,包括大股东及高管增持、装入优质资产等在内的自救措施,短期或许对提振股价走势具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来看,公司要尽快完成债务重组、盘活存量保交楼、加快销售回款,尽快恢复经营,对于股价走势的影响才是根本性的,也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退市发生。
据公开资料,从主板退市后,股票将会从主板转移到三板市场交易。若后续符合交易所条件要求,存在重新主板上市的可能。但有受访人士强调,退市后股票想要重新上市并非易事。
“预计重新回归主板的可能性较低。”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险房企近两年仍然面临较为集中的到期债务,但2023年销售市场仍较为低迷,销售现金流很难覆盖短期债务;二是尽管监管层给予房企政策支持,如提供并购贷,纾困资金等,但这些仅限于优质房企去收并购出险房企资产。“从当前执行情况来看,基本都有很大折扣,若按折扣力度来看,资不抵债是大概率事件。因而退市房企中的大多数很难做到还清债务,更不要提扭亏为盈回归主板了。”宋红卫直言。
不过,业内也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加速优胜劣汰的阶段,退市是上市房企经营恶化的结果,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
“房企退市风波出现主要是由于整体拿地销售市场复苏乏力,叠加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导致接连暴雷让市场对于这部分房企的安全性和成长性均产生了强烈的担忧。”6月2日,中银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我们认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对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应理性看待。”
中银证券认为,一方面,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地产公司。另一方面,此次有退市风险的房地产行业公司在整体板块内的权重影响不大。退市后,这部分的份额将会让出,行业”强者恒强”的现状将持续深化,优秀企业仍具立足之处,长期价值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