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科技净利润持续下滑 “卖房”支持频繁并购;a 五年

原标题:焦点科技净利润持续下滑。“卖房”支持频繁并购。五年商誉减值2.7亿。

来源:长江商报

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5亿元,坚持“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然而,聚光灯技术并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今年前三季度,聚光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87亿元,同比下降10%以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00万元,这是公司前三季度首次出现亏损。

该公司解释称,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投资增加,周期率增加,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自2019年以来,聚光科技的经营业绩已跌至低谷。2018年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达到5.46亿元,但2019年陷入亏损,2020年勉强盈利,今年前三季度再次亏损。

继去年出售重要子公司后,今年,公司正在推动房地产销售。这样,公司的净利润数据可能看起来更好,但不能持久。

备受关注的是,11月14日,聚光科技收到监管函。原因是2014年以来,集中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套现。

筹划出售房产扭亏

业务表现大幅下滑的分众科技,试图借助非经常性损益扭转亏损。

今年以来,聚光科技的经营业绩惨淡。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7亿元,同比下降11.35%,净利润为-0.6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200万元,呈现同比下降245.05%。扣非净利润为-1.48亿元,也由盈转亏,同比下降30039.38%。

从单季度来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24亿元、8.45亿元和7.18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6.44%、-13.24%和-22.82%。一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实现同比增长,二三季度则接连下滑。同期,公司净利润为-0.83亿元、-0.72亿元和-0.51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32.04%、46.15%和-276.9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87亿元、-0.30亿元和-0.58亿元,同比下降109.35%、112.41%和500.60%。

二季度净利润7200万元,较一季度扭亏为盈,主要是投资收益的影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亏损,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很弱。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当spotlight technology解释其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时,表示是子公司安普实验导致的。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经营战略调整、业务风险管控加强、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的期间毛利率下降、费用率上升;d投资。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07%,较去年同期的44.17%下降0.10个百分点。费用方面,销售费用为4.91亿元,同比增长9.84%。管理费用1.89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财务费用7300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

增幅最大的是研发;d费用,今年前三季度为4.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亿元增加1.21亿元,增幅为41.72%。

从利润来看

公开资料显示,聚光科技成立于2002年,2011年4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12年上市前后,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2020年净利润达到1.77亿元,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到了2013年,这样的好势头已经消失,净利润1.59亿元,非净利润9500万元,分别下降了10.27%和30.01%。

业绩下滑,分众科技试图通过外联并购提升业绩。

资料显示,2014年至2017年,集中科技先后发起收购沈东电子、集天仪器、李欣怡、安普实验、三峡环保等多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经过一系列并购,表面上看,聚光科技的经营业绩数据好了很多。2014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2.47亿元、4.02亿元、4.49亿元和6.01亿元。短短几年,净利润翻了几倍。

但是,经营业绩的激增存在一个隐性风险,即随着目标业绩的失败,商誉的减值也会随之而来。2016年至2020年,公司商誉减值分别为2900万元、3900万元、2100万元、1.4亿元、4300万元,连续5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合计2.72亿元。

2019年,

聚光科技商誉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导致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金额为0.2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7年以来,聚光科技年年获得不菲的政府补助,有效冲抵了部分商誉减值损失,才使得净利润数据不是那么难看。具体为,2017年至2020年,公司获取的政府补助分别为0.59亿元、1.61亿元、1.64亿元、1.56亿元,四年合计为5.40亿元。今年上半年,其政府补助也达到0.63亿元。

不断计提商誉减值,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聚光科技账面上的商誉还有4.62亿元。

聚光科技在财报中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研发累计投入约25亿元,已在质谱、色谱、光谱、化学、生物及前处理技术等方面开发出70余项技术平台,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聚光科技的经营业绩并未体现出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备受关注的是,11月14日,聚光科技收到了监管函。原因是,2014年7月2日至2021 年10月26日期间,控股股东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浙江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因主动减持和被动稀释,合计持有聚光科技股份比例由 38.94%减少至33.60%,累计变动5.34%。其中,睿洋科技于10月26日以大宗交易减持 1%。股权变动比例达到5%时,未履行信披义务,更没有停止减持,违反相关规定。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