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下 基金经理骂错了“金主”:是不够还是失控?

原标题:大跌之下,基金经理骂错了“金主”:是水平不够,还是情绪失控?

保险公司是“赛马”,公募基金也是“赛马”。

27日晚,一位基金经理在朋友圈的吐槽被疯狂截图转发。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彭在朋友圈表示,7月22日、23日,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额买入3700多万只中海转债,不到5个交易日又赎回2000万只,造成赎回影响。彭说,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第三次了,但只有三件事。他直言自己已经受够了,希望对方以后再也不要购买中海转债。

尽管彭没有具体说明是哪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但很多猜测都指向了太平资产管理。

28日中午,彭在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称纠正自己之前提到的不是太平资产管理,昨晚情绪失控,个人言论不当给各方造成困扰。请原谅我的意外伤害。

值得关注的是,吐槽的对象可能搞错了,但大资金快进快出的背后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属性与短期投机的分离。而这种情况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吐出错误的物体

27日,彭发表了两个朋友圈。他写道: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知道自己的定位和风格,7月22日匆忙申请了2200多万元,7月23日匆忙申请了1500万元。结果,在不到5个交易日的时间里,这家资产管理公司又赎回了2000万元。

“作为公募行业金字塔底层的蝼蚁,即使我的业绩垫底,即使我的规模稀缺,我该跪着舔你吗?作为机构投资者,你已经第三次和我一起炒股了。你拍了拍屁股,给我留下了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的救赎影响。”他直言对方虽然是金主之父,但希望对方谨慎对待自己的投资策略,不要玩游戏,更不要把虫基金经理当孙子看待。

在第二个朋友圈,彭补充了更多细节,称为了展示自己的特长,对方特意委托自己的公司进行销售,转发了一份卖家的研究报告,让彭可以学习如何投资已经大量备货的行业。这一事件进一步发酵,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猜测。据信,彭的“声讨”对象来自太平资产管理。

据基金网报道,彭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学位。2009年7月,彭加入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助理金融工程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上交所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7月至今,任任中海CSI高铁产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4月至今,任任中海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12月至今,任任中海量化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并且自2017年4月起,他定期在任中海天顺开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目前,彭管理着两只基金产品,分别是中海转债A和中海转债c,23日这两只产品净值小幅上涨至0.903和0.897,27日收盘后,净值下跌至0.8626和0.8576。

28日中午,彭再次发朋友圈,称“昨天情绪控制不住,个人言论不当,给各方造成困扰。我指的不是和平和财富管理。请原谅我的意外伤害。我真诚地向这里的每一个人道歉。”他还说他会调整他的手下

根据天眼超的信息,中海基金于2004年3月18日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亿元,注册地址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殷诚中路68号30楼2905-2908室。

中海基金前身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子公司中海信托有限公司入驻,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更名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金融集团平台,包括中海信托、中海保险、海康保险、中海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横跨金融行业多个领域。

中海基金旗下拥有17只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公募基金,以及包括专户产品在内的多条产品线,涵盖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股权投资与固定收益投资等不同领域。

目前,中海基金有三大股东,分别是中海信托、国联证券和爱德蒙洛歇尔银行。中海信托和中海基金的董事长都是黄晓峰。据悉,国联证券曾是中海基金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逐渐下降。2020年9月30日,国联证券与法国洛歇银行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法国洛歇银行持有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国联证券将直接持有中海基金58.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乌龙”的背后是分裂

某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

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该基金经理应该是混淆了某大型保险集团旗下的资管公司和养老险公司,“这里的资金应该是养老险公司的年金。”

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发展迅速,逐步完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2020~2021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年度综合调研工作结果显示,2020年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均快速增长。其中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09%。

2020年全年保险行业资产配置中,固收类资产占据最大权重。行业配置的各资产类别中,债券、金融产品和银行存款(含存单)规模为前三,合计超15万亿元,占比超七成。其中,债券占比38%、金融产品占比18%、银行存款占比13%、存单占比2%。

6月21日,人社部发布一季度企业养老金以及企业年金运行及投资收益率情况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我国企业年金已经覆盖2778.92万人,基金积累2.32万亿元。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3%,在震荡行情中,权益类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明显低于固定收益类组合,固定收益类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8%,含权益类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2%。而去年三季度,上述三个数据分别为2.84%、1.25%和3.15%。两相对比不难发现,不仅收益率的波动较大,且固收类和权益类收益率之比也有很大区别。


上述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年金委托投资的链条中存在一种所谓的“赛狗”现象。

所谓“赛狗”,指的是一种以同行业绩作为比较基准,以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作为考核所形成的现象。为寻求相对收益,有些基金经理会研究别人组合,或者基金经理群体的组合,甚至比研究自己的组合时间更多。

而根据不同的考核机制,公募基金为月度考核,保险年金则是季度考核。“保险公司被“赛狗”,公募基金也同样“赛狗”,短期考核使得长期资金并不具有长期属性,而是追涨杀跌。”

从彭海平提到的情况来看,此次操作涉及的主要问题不止于追涨杀跌,更包括短进短出。这样的操作是否涉嫌违规?第一财经了解到,当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通过部分弹性资金短进短出,从而减少风险敞口的操作在保险机构中上并不少见。而险资往往体量较大,被弹性资金“弹”到的基金有苦难言。

另一位险资投资经理对记者解释称,企业年金的投资负责人可能会面临几种情况,一种是委托人“定制”,另一种是对产品回撤很敏感,而这两种情况都可能造成与长期投资理念相悖。

“尽管长期稳健是年金投资的目标,但实际上长期的投资决策可能会因多种原因被拉断,加之每个季度的投资成绩都会被公示,对于年轻投资管理人来说,其实压力挺大的。”该经理认为,对年金计划一年甚至更短的考核周期会不自觉地加剧部分年金投资经理“短视”的投资行为,比照社保基金三年的考核周期进行年金考核,或许可以改善长线资金与短线投资行为之间的割裂。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