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在哪里?
原标题: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哪里“特别”?
章宇文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既要吸收成熟的市场经验,又要体现我国当前发展阶段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体现在市场主体、发展任务和发展路径上。市场主体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发展任务反映了实体经济在特定发展阶段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发展道路是由历史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资本市场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
资本市场的主体主要包括资本交易的买方和卖方,即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当然也包括监管机构、证券中介机构等相关机构。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什么样的市场体系会为其服务。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发行主体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主体。目前,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有4400多家,其中国有企业占28%;债券市场上有3200多家债券发行人,其中86%是国有企业,这两者在主要经济体中都相对较高。历史上,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发行人在合规性、管理能力和投资回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相比,仍存在整体质量不高、盈利能力较弱、投资者保护不足等普遍性问题。投资者方面,股市有明显的散户化倾向,个人投资者有1.9亿,其中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专业素质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债券市场具有机构化特征,各类金融机构是债券投资主体,与银行体系密切相关。在证券服务和监管方面,我国证券业整体规模尚小,服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监管机构专业性强,具有执法威慑力,在监管资源整合、国家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不足。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与我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因此市场改革发展方案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的影响:一是重视股票市场对各类企业的包容性,研究保护个人投资者的特殊措施;二是注重债券市场与银行业的融合发展,引导非金融企业和个人投资债券市场;三是重视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制度和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四是不断增强证券行业的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五是加快证券监管机构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协同监管体系。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未来趋势,决定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任务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和主要贸易国,资本市场稳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均GDP、城镇化率、科技水平、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发展指标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任务必须反映具体国情,回应人民呼声。资本市场的发展任务
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原因,不同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大部分资本市场正逐步从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向有监管的自由市场模式转变。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在早期经历了自由市场模式的探索,但总体上仍然是政府主导的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规划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对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和退市实施必要的行政控制,以更好地配合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在市场机制能够很好配置资源,有助于实现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例如,在一般竞争和应用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市场表现出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但在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攻关、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等市场机制发挥不出好作用甚至失败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发展任务和发展路径将极大地影响资本市场的功能。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至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建成之前,中国资本市场将呈现“双线运行”的特征:一是根据发达市场的经验,根据资本市场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实体经济的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的基本制度,使市场运行更加成熟和顺畅;第二,根据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政府要在市场机制的薄弱环节和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资本市场更加积极有为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制度理念,更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未来的政策难点可能在于如何实现双线并行、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考虑到双线运行压力下,国内资本市场短期内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应允许国内企业和投资者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作为补充。当然,这样做的基本前提是保证国家安全。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编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