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市场开放居民电价会上涨吗?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政府需要通过配额。它是免费的吗?应该分发多少

在可接受的经济增长范围内找到平衡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放

我们的记者/徐天

2021年7月26日发布,编号:1005,《中国新闻周刊》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四年,7月16日上午上线交易。首日开盘价为48元/吨。9点32分,第一笔交易撮合成功,16万吨总成交金额790万元。

碳市场覆盖的首批企业碳排放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碳交易市场一旦启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碳市场。

发电行业成为第一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200家。长江学者、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普通人来说,碳市场的开放目前不会影响居民电价,但最终可能会影响居民电价。

7月16日,武汉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时信息屏。当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网上交易启动仪式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北京,分会场设在上海、湖北。图/新华社

碳价格将会上涨

世界上第一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由欧盟于2005年1月启动,在此之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截至2020年4月,国际气候协定共有31个缔约方,包括欧盟、韩国等。

什么是碳排放交易?在环境保护领域,有一个原则是“谁污染谁付费”。因此,温室气体排放者需要为排放一定量温室气体的权利付费,碳排放权交易应运而生。

政府根据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确定总体减排目标,通过配额制度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一些碳排放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企业,会有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配额,用于交易,成为卖家;而那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需要自己购买不足的碳配额。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之前,我国已有2个省、5个市开展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2013年至2021年6月,7个省市累计配额营业额为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营业额约114亿元。

从几年的实验和全国碳交易市场来看,中国碳市场和欧盟碳市场的区别在于配额模式和碳价格水平,两者密切相关:在配额交易过程中,上下波动的价格就是碳价格。

目前,中国的配额是基于强度控制。所谓强度控制,就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敏此前表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配额,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实际产量和标杆行业的先进碳排放水平。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设定绝对的排放总量上限,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的碳交易模式不同。

欧盟的模式是完全控制。十几年前,为了给国内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成员国在申报碳减排时往往夸大其词,导致总配额上限过高,甚至导致2007年欧盟碳价降至零。此后,欧盟不断减少配额,一方面减少排放配额总量和自由配额数量;另一方面,推进碳排放市场建设,提高配额拍卖比例。

另一个不同的是,中国免费发放配额,而欧盟配额拍卖的比例已经达到40%。袁家海,经济学院教授

目前,欧盟碳价约为每吨50欧元。从全国试点来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在每吨40元左右。全国碳市场开放首日,碳排放配额价格为48元/吨,首次交易价格为52.78元/吨,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碳价太低,这是近年来一直被业界讨论的问题。林认为,碳价格是整个碳市场的灵魂。碳价虽然是市场决定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政府下达的配额。配额太多,企业不需要额外购买,碳价自然低。当配额收紧时,碳价格将会上涨。对于企业来说,低碳价格对节能减排的影响是无痛的,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过高的碳价会给高碳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影响其竞争力。

林预计,随着更多行业被纳入碳市场,政府将逐步收紧配额,碳价格将会上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是否应该免费分配配额,在经济增长的可接受范围内找到平衡。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碳论坛、ICF国际咨询、北京众创碳投资有限公司编制,预计到2030年碳价将达到93元/吨,到本世纪中叶将超过167元/吨。

电价成本也将增加

发电行业是第一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此前,在全国7省市试点项目中,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市场中,目前只包括电力行业。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司长高力在《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接受采访时指出,主要有四点考虑:一是发电行业数据基础好,产品单一,排放数据测量设施齐全,数据管理规范易验证,配额分配容易。其次,工业排放量比较大,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三是行业以大企业为主,易于管理。第四,从国际经验来看,电力行业有所不同

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纳入全国碳市场,必然会对发电行业产生影响。事实上,中国的煤电行业已经深陷亏损泥潭多年,亏损面长期高达50%。根据国资委的公开信息,截至2018年末,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大唐、国电投、华电负债总额1.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3.1%,亏损面54.2%,累计亏损379.6亿元。

今年,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包括煤炭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批发电企业在进入碳市场后,还将为购买配额支付碳价。袁家海说,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四年,事实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发电企业普遍抱怨,在当前的亏损之下再承担碳价,是不是会加剧困境?电力供应、民生如何保障?

在此前的试点中,据林伯强了解,就曾出现因企业资金不足、对碳价无法结算的情形,“理论上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但如果因此逼倒一个企业,谁来负责?”

中国每度电的含碳量达60%甚至70%,碳成本增加,每度电的成本会相应增加。林伯强说,在理想模式下,碳价传导到电价、电价从上游传导到下游,每个用户都应为此买单。但目前为止,电价成本在下游并没有出口,居民电价尚未因此有改变。

袁家海指出,未来发电企业报价,会有一段博弈的过程。不缺配额的发电企业,不会有什么变化。但需要购买配额的发电企业,会将自己的碳成本折算进报价中。

碳交易成本走高,一方面,发电企业会改进碳排放技术,增加更环保的新能源发电量,这也正是碳市场建立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林伯强认为,电价改革必然要提上日程。

6月底,国家发改委在答复网友提问时,提及居民电价改革引发关注: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接下来,将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