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察: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 公司建议变更股权风险
由于近年来的快速扩张,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陷入债务危机,债务高达近2000亿元,现金流供不应求,多只债券违约。7月9日晚,紫光集团表示,将全力配合法院依法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风险缓释,支持法院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紫光集团向记者强调,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竞争优势明显,创新研发能力强。债权人申请重整未直接影响集团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债权人申请重组
7月9日晚,紫光集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宣布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知书》。债权人尚辉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具有重整价值和可行性。记者注意到,在《关于发行人被申请重整的公告》中,紫光集团强调,截至公告日,债权人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受理、紫光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仍存在不确定性。
7月11日,紫光集团回应记者称,重整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在法律框架内实现对债权人的公平补偿;不影响企业法人资格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价值、员工稳定和资产完整。
公开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成立于1988年。目前是领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企业,专注于发展电子元器件和装备制造业。截至2019年底,其总资产近3000亿元。特别是在芯片行业,近年来,紫光集团先后收购展讯通信、瑞迪科微电子、新华三,并在存储芯片制造上投入巨资。
然而,在行业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大规模的并购也给紫光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压力。目前紫光集团尚未披露2020年年报和2021年半年报,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40.38亿元,亏损同比增长10.71%;净利润为-45.44亿元,亏损同比增长23.01%。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9%、73.42%、73.46%、68.41%。
在高负债、现金流紧张的同时,紫光集团面临着国内外多只债券的违约。根据6月30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违约后续进展的公告》,6只债券“16紫光01”“16紫光02”“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19紫光02”违约。Wind数据显示,紫光集团目前违约本息约68.83亿元,一只规模为13亿元的债券将于今年12月底到期。
此外,评级机构还下调了紫光集团及相应债券的评级。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程心国际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下调至C级,将“16紫光01”、“16紫光02”、“19紫光02”债务信用评级下调至“C级”。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破产重整消息披露后,7月9日,紫光集团核心子公司紫光、紫光国威、紫光学达等相继发布公告,坦言“如果紫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重整计划很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影响。”
截至7月9日收盘,紫光股份报23.01元,微跌1.67%,市值658亿元;7月7日,紫光国威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千亿元。7月9日,紫光国威收于170.33元,微跌0.50%,总市值1034亿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核心子公司外,紫光集团还拥有部分地产业务。与其主营业务相关,紫光集团的房地产业务相当科技化。例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企业,紫光集团在智慧城市领域耕耘多年,成功登陆中国多个省市县,如内蒙古自治区郑州高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江苏连云港等。
官网显示,北京紫光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紫光集团的子公司,原名“紫光地产”,2016年更名为“紫光福柯”。然而,紫光福柯集团的控股股东并非紫光集团。根据“天眼查”平台显示,紫光集团仅持有紫光福柯15%的股份,李绿源及其控股的北京冠华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有49%的股份,北京亚燃科技持有紫光福柯36%的股份。该公司股东原为北京健坤投资。
据介绍,紫光福柯依托紫光集团品牌优势,将房地产开发与轻资产运营服务相结合,以科技服务引领产业发展,致力于成为引领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服务的运营商。
由于是非上市公司,关于紫光福柯经营状况的公开信息很少,在“天眼查”等平台发布的年报数据也选择“不公开”。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公司已实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布局,进驻8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城市,管理10个项目,涵盖制造基地工厂、办公R&D大楼、工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国际社区等类型,管理资产达600亿元。
据媒体报道,紫光的房地产业务原本分散,由不同的本地平台运营,只有北京、天津和海南的几个项目。2014年开始,紫光开始涉足产业园区业务,之后厦门紫光科技园、南京紫光科技园、厦门紫光科技园等相继成立、动工。
2016年初,房产项目开始集中于更名后的紫光科服,同时“天津紫光置业”等地方地产平台被注销。至此,紫光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全部打包至紫光科服集团旗下。
这之后,紫光在北京、成都、南京、武汉等地的重资产项目先后落地,并在苏州、北京、成都和武汉等地获取土地资源。这其中,面积和规模较大的项目为成都和武汉项目,其中武汉项目为长江存储委托代建项目。
最近2年,紫光集团在土地市场上拿地较少。最近一次拿地是在2019年12月2日,由紫光集团、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及紫光科服以联合体身份耗资66.09亿元摘得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地块性质为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B23研发设计用地,土地面积7.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8.55万平方米。紫光集团称,拟将该项目建为紫光全球智能科创总部,并成为紫光产业核心聚集区,是紫光的全球总部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的研发中心。
此次紫光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一事,紫光科服因非上市公司未作公开说明。记者数次拨打紫光科服总部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尽管未回复记者提出的“是否会波及集团布局在多地的科技产业园、产业的发展”问题,但紫光集团方面向记者强调,“集团其他主要下属公司业务也都呈现稳中向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