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钢铁行业需要增加政策供给 以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指日可待。专家认为,钢铁行业需要增加政策供给,以实现碳峰值和碳中性的目标。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5%,是实施碳减排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目前,钢铁企业在碳交易试点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碳试点地区的钢铁产能仅占全国的16%左右。

广东发展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记者表示,碳排放交易市场是行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如果率先实现碳峰值,对其他行业会有示范效应。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后,将利用市场力量实现碳资源的配置,以经济手段作为行政力量的补充。

今年以来,中国宝武等大型钢铁企业先后下达了碳峰化和碳中和目标,力争2023年实现碳峰化,2035年实现碳减排30%,2050年实现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会导致大、中、小型钢铁企业的利益重新分配。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已基本完成超低排放转型,中小型钢铁企业面临环保成本和产能受限的双重挤压。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配额的企业将需要从交易市场购买配额。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钢铁企业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大型钢铁企业的长期环保优势将转化为成本优势。最终将推动钢铁行业摆脱粗放型竞争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罗志恒说。

巨峰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振宇对记者表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冶金技术升级。短期内,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和产能压缩的双重压力,对利润的影响相对较大。从长远来看,率先完成低碳冶金技术的钢铁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6月18日举行的低碳发展与氢冶金应用技术峰会论坛上,中国钢铁协会党组书记、常务会长何强调了低碳冶金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要性。他指出,针对低碳、零碳的目标,众多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行动,是明智、理性的选择,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在低碳钢领域寻求颠覆性和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全球钢铁合作至关重要。

罗志恒表示,从国内来看,中国钢铁低碳转型面临巨大挑战:一是能源结构方面,中国钢铁行业长流程比例远高于海外,煤炭和焦炭占能源投入比例较高。基础薄弱;二是技术上,海外地区低碳、零碳炼钢技术研发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产业经验,可为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供借鉴;第三,从总量上看,中国是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革命性低碳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国内市场的认可。

“从国际角度来看,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失衡将在短期内继续。考虑到中国国内实际碳排放量的20%以上最终被其他国家消耗,在碳目标下

罗志恒认为,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大自上而下的政策供给: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目标分解,尽快把钢铁行业的减碳行动计划放在首位,避开短期目标,科学把握工作节奏;二是保证铁的供应,鼓励进口废钢和钢坯原料,鼓励替代电炉短流程炼钢能力;三是优化燃料和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氢能炼钢等低碳技术提供政策支持;四是完善指标监控体系,将生产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产能约束机制,引导钢铁企业打造综合竞争力。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