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拐点不灵活:多品种大幅调整 通胀交易消亡?

6月15日,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和股票一起走弱,而海外市场周期性股票走势近期也出现疲软迹象。自5月中旬以来,国内商品期货长期交易的热情逐渐降温,部分机构认为,本轮商品市场拐点可能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通胀交易会消亡吗?本周美联储关于利率的会议将成为短期内影响通胀交易的主要因素。分析师认为,在流动性、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品价格调整的过程将会反复曲折。

多个品种大幅调整

5月份,国内很多大宗商品创出历史新高或上演新高,然后出现大幅变动。据记者统计,自5月高点以来,17个期货品种下跌超过10%,不包括不活跃品种。其中,跌幅较大的生猪、热盘、线材、纸浆、螺纹钢等主要期货合约分别下跌30.74%、19.19%、17.22%、17.10%和16.75%。

有市场人士认为,商品市场拐点已经隐约出现。

“本轮商品价格拐点已经出现,各大品种第二季度高点也可能是下一季度甚至今年的最高水平。”方正中期期货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对记者表示。

“货币水平和供求水平这两个驱动因素在未来将略微减弱。商品价格很难再回到之前的高位,大概率会随着阶段性政策的预期变化而大幅波动。”南华期货的农产品分析师顾双飞告诉记者。

CICC直言,大宗商品作为一个整体,目前可能还不是超级周期的开始。从趋势分析来看,目前大宗商品需求增长乏力,供给约束难以支撑。铜、铝等部分工业品具有结构性牛市特征,但石油等其他商品不具有长期结构性短缺趋势。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牛市可能会继续。CUHK期货首席经济学家荆川对记者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三个因素推动的:充裕的流动性、对需求复苏的预期和供给冲击。目前来看,引发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力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谈拐点还为时过早。”他认为,在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调整的背后,除了基本面、监管等因素外,美国通胀上升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提前收紧流动性,从而支撑美元反弹,而大宗商品则面临下行压力。

政策预期是关键因素

从海外市场来看,随着美国近期通胀数据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被称为商品风向标的BDI指数自5月初以来呈现出回落和大幅上涨的趋势;代表国际商品价格总体趋势的CRB商品指数自去年4月以来仍处于上涨通道。然而与此同时,美股中的周期性股票已经开始停止。

通货膨胀交易能平息吗?过去两个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数据低于预期,美国通胀超出预期。美联储态度的下一个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本周美联储关于利率的会议将是短期内影响通胀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银美林认为,不仅美联储有减少量化宽松的可能,美国财政刺激也已经见顶。预计第三季度,防御性股票的表现将超过周期性股票。

“目前,市场的主要交易逻辑在于美国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的政策博弈。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关于利率的会议可能会保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因此,大宗商品短期内将保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即使供求关系存在弱化因素,流动性支持也会使价格调整过程反复曲折。如果利率会议超出预期,发布加息信号指引,将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顾双飞认为,随着阶段性政策的预期变化,商品价格将大幅波动。

商品配置难度增加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李认为,下半年大宗商品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相对不如上半年。从横向来看,债务资产的配置价值会逐渐超过股票和商品。预计下半年主要大宗商品不会大幅上涨,尤其是工业金属可能会转到震荡阶段,但国际能源价格仍可能跟上海外经济复苏。

“宏观流动性的边际支撑会减弱,大宗商品长期配置的价值会减弱。但大宗商品内部走势也会有所分化,部分品种仍会有供需错配的机会,值得做长期配置。”顾双飞说。

“我们对下半年的商品趋势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对全球定价的有色和能源导向行业相对乐观,对国内定价的黑色体系相对持平。国债收益率的反转,将使下半年国债的配置价值成为关注的焦点。”京川说。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