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可转债对新银行多渠道“补血”的需求旺盛

6月15日,规模200亿元的南方银行可转换债券出售给公众投资者,成为今年发行的第四只银行可转换债券。今年前五个半月,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数量有所减少,但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加,这是由银行可转换债券等大中型市场可转换债券的供应所推动的。

市场人士表示,仍有许多银行准备转换债券。同时,银行频繁发行永久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券,反映出商业银行对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强烈需求。

发行规模200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南京银行将发行200亿元可转换债券,期限为6年。南岸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换价格定为人民币10.1元。按照初始转换价格,200亿元的发行规模预计转换为南京银行19.8亿股a股。转换期始于2021年12月21日,止于债券到期日。

根据制度分析,南岸可转债转股价格下调条款严格,不存在有条件转卖条款。相比之下,发行规模大、线下发行模式开放是可转债的重点。一方面,该可转债计划的发行规模已达到200亿元,是今年发行的最大可转债之一。另一方面,本期可转债将以优先配售原a股普通股股东和线下、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行,也是今年机构投资者接受线下认购的少数可转债之一。

银行可转换债券是主要的供应力量

据统计,截至6月15日,今年沪深两市已发行可转换债券59只,总面值1429.08亿元,同比增长7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五个半月,可转换债券发行数量少于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在大中型市场的“贡献”。

数据显示,2020年同期发行的可转债中,规模最大的是已退市的东财专,价值73亿元,其次是希望可转债和戈尔可转债,均已退市,价值40亿元。今年以来,仅发行了4只规模超过150亿元的新可转换债券。其中,上海银行可转换债券和南方银行可转换债券各有200亿元;东方财富再接再厉,发行公司第三只可转换债券,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58亿元;尹航可转债发行150亿元。此外,温3月下旬发行的可转债规模达到92.97亿元;苏州银行可转换债券和洪升可转换债券也分别发行了50亿元可转换债券。

在行业方面,今年以来,工业和材料行业可转换债券发行人数最多,医疗保健行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也有很多发行人。但从发行规模来看,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行人是绝对的主要供给力量。

银行有强烈的“补血”欲望

目前,一些银行正在稳步推进可转债发行计划,计划发行规模不小。近日,重庆银行、成都银行、兴业银行相继披露可转债发行计划,计划发行规模分别达到130亿元、80亿元、500亿元。目前,相关发行计划已全部获得股东大会批准,有待监管部门批准。

为什么银行热衷于发行可转换债券?研究机构认为,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主要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近年来,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监管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目前国内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主要有留存收益、增资扩股、发行二级资本工具、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永续债券等。近年来,由于银行利润增长缓慢,仅靠利润留存难以满足资本补充的需要,因此更加依赖外源性资本补充的渠道。其中,债券融资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小,受到商业银行青睐。

统计显示,除发行可转换债券外,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永久债券、二级资本债券等资本补充债券已达近4000亿元,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