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接受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进入倒计时
原标题:交易系统接受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进入倒计时
中国明确碳峰化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后,相关工作流程备受市场关注。
6月7日晚,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公布,6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碳排放交易系统全国技术验收会。与会专家肯定了系统建设,一致认为系统建设符合要求,运行稳定,数据完整规范,同意交易系统通过验收会议。
前不久,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有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已组织相关单位完成网上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本测试,正在组织网上交易。之前的准备工作计划在今年6月底之前启动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
事实上,碳排放权作为商品交易在中国已经探索了近10年。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启动本地碳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12月,经过严格评估,国家决定在湖北建立全国碳交易登记系统。2021年6月1日,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在上海通过技术验收。至此,全国碳市场开始进入倒计时。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助理任玉杰对记者表示,经过试点碳市场的运行和全国碳市场建立的初步布局,生态环境部去年底发布了《证券日报》号文件,规定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速度很快。在政策层面,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开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等支持规则陆续出台。此外,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等配套政策也相继出台,为碳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碳市场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目前,电力行业已经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业内首批实施企业已完成数据审核和开户,预计将继续纳入石油、化工、钢铁行业。”天丰期货研究员孙浩告诉《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此外,预计后续碳排放权期货也将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这将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更丰富、更灵活的交易工具,进一步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度。
谈到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架构和交易机制的亮点,孙浩表示,“推出这个全国交易平台最大的亮点是提供了一个统一透明的交易平台,使得碳排放权的定价更加合理,可以扩大碳排放市场的交易规模,提高市场透明度,最终使企业在兼顾自身发展利益的同时,实现持续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的最终目标。”
"贸易实体的多样性也是一个亮点."上海钢铁联合研究院低碳研究室主任刘立平表示,根据,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包括符合国家相关交易规则的重点排放单位和机构及个人。
“3月底,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各省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企业按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办法,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生产验证数据报送。”刘立平认为,这也为碳的网上交易奠定了基础。
碳市场的发展也为关注绿色发展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任玉杰认为,“未来绿色发展是最大的必然。特别是当碳交易具有商品属性时,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会更强。对转型企业的支持将是一项重要的绩效,它将考虑到未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