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系统联调测试已经开始 机构和个人暂不参与交易

原标题:全国碳市场系统联调测试已经开始。机构和个人暂时不参与交易。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网上交易时间临近。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获悉,目前,从上海到湖北武汉,各参与方正在加紧准备,全力推出全国碳市场。

全国碳交易系统联合调试测试已经启动

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23日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全国碳市场系统联调测试近日启动,旨在让企业尽快熟悉碳交易流程,确保全国碳市场如期顺利启动。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作为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企业,已成功完成全国碳市场交易联合调试测试。据公司披露,5月14日,公司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确认了结算银行账户,并完成了结算账户与全国碳市场登记系统账户的绑定。5月17日,公司完成第一批资金划转参与测试,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确认资金到位。

除了启动测试之外,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高力上周还先后赴湖北和上海考察了全国碳排放登记制度和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湖北,高力一行前往武汉光谷金融港考察国家碳排放权登记系统主数据中心。他表示,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中国碳落地”相关工作,确保全国碳市场平稳启动。

在上海,高力考察了全国碳交易的真实资本测试现场,还前往上海科技网云计算中心考察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的主机房。高力强调了信息安全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计算中心所做的工作。

“按照国家安排,现在基本确定,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交易将上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赖晓明近日在2021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表示,交易体系基本建设已经完成,相关规章制度已经完善。上周,上海组织了全国30多家企业进行测试。

在启动之初,只有电力公司参与了交易

根据全国碳市场的总体设计,全国碳市场包括8个高能耗行业,分别是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

赖晓明表示,在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预计第一批参与者仍将是排放控制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都不会参与。“未来条件成熟后,预计机构投资者将很快被纳入市场。”

换句话说,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2225家发电企业将率先交易。

赖晓明强调,碳市场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减排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减排。核心是形成合理的碳定价。与金融市场相比,碳市场仍然是一个利基市场。

他分析,全国电力行业的总配额约为40亿吨。如果按照今年七个试点地区的交易加权平均价格计算,全国市场未来碳价可能低于30元/吨。如果按此计算,全国碳市场市值将在1000亿元左右。“这样一个市场价值的市场并不大,而且相当一部分配额将会被取消

赖晓明认为,要在全国碳市场形成合理的碳价格,市场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他建议从三个方面推进未来碳市场建设:一是尽可能多的纳入排放控制企业,这是增加市场容量的前提条件;第二,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如果金融机构也能参与碳市场,对市场流动性贡献很大;第三,尽量增加交易品种。建议条件成熟时引入碳衍生品,将期货纳入整个碳市场,形成场外到场内、非标到标的多层次碳市场。

“这样市场规模才能上去,价格才能真正有效,对企业的管控,对新能源和节能的投入,对技术的引进,都会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引导信号。”赖晓明说。

“现在当务之急是将试点企业从电力行业扩大到多个行业。比如水泥、电解铝等都是比较成熟的行业,要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把这两个行业都包括进去。”张喜亮说,“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努力实现八大产业全覆盖。

张喜亮建议,中国应根据减排承诺、排放结构和市场化条件等国情,分阶段完善国家碳市场的设计,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主体作用,开展碳市场和碳税协同实施的研究,处理好碳市场的本质属性和金融属性之间的关系。

张喜亮还表示,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国家仍然鼓励地方碳市场进行持续创新,也就是说,即使全国碳市场建立,地方试点也不会关闭,预计将继续运行。通过降低门槛,覆盖更多行业,试点与全国碳市场错开,最终形成链接或融合的局面。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