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通胀风险总体可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稳定的

进口通胀风险的总体可控货币政策主要是稳定的

近期原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涨,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也呈上升趋势,引发市场对全球通胀再度抬头的担忧。超商品周期和全球通货膨胀也引起了央行的极大关注,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此做了专栏讨论。

报告称,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分阶段推高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但进口通胀风险总体可控。去年应对疫情,中国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搞排洪灌溉,经济发展稳定好转,保持了总供需基本平衡,没有长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基础。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通胀是报告明确关注的两大国内外风险因素之一,另一个是美国国债利率上调。

分析师表示,目前市场关注的央行对通胀的态度总体可控,预计短期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显然,央行目前仍在观察通胀风险,货币政策主要是稳定的。

三大因素导致全球通胀上升

数据显示,4月底,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和CRB商品现货价格综合指数分别上涨187%、89%和51%。3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和欧元区协调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6%和1.3%,分别比上年低点高2.5和1.6个百分点,高于或等于疫情爆发前2019年12月的水平,相关通胀预期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此外,3月份,俄罗斯和巴西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5%和6%以上。

报告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三个:第一,主要经济体出台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强劲;第二,海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方面仍然存在约束。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需求恢复进度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继续极度宽松。

至于后续全球通胀走势,报告认为,目前上述三种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适度上升。

“重要的是,商品市场是由需求水平驱动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就会出现无法预先定价的稀缺溢价。”嘉盛集团高级分析师菲奥娜辛科塔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即将到来的夏季旅游高峰带来的需求变化,大宗商品的供应在短期内几乎没有弹性。

目前,主要商品生产国仍受疫情困扰,短期供应瓶颈难以修复。比如智利,秘鲁,阿根廷都一样。智利占全球铜产量的四分之一。

五一假期后,伦通一举突破1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3月的低点上涨了100%以上。高盛分析师认为,碳中和下的绿色需求将是铜价的新动能。“新一轮铜消费增长主要来自消费领域,即家电和汽车需求正在回升。”菲奥娜辛科塔说,在碳中和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使用的铜大约是传统汽车的4到5倍,而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铜大约是传统汽车的2倍。如果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电动车销量继续增长,对铜的需求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

今年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可能会分阶段上升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

全球通货膨胀会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吗?报告称,对中国而言,国外通胀上升的进口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产品价格上,这可能会推高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中国PPI的增长。

然而,报告指出,应该从历史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今年分阶段上升的生产者价格指数:首先,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低基数”下的“高读数”。第二,历史上PPI指数本身波动相对较大,PPI指数在几个月内分阶段下跌或上涨的情况并不少见。第三,商品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供求“错位”的表现。如果全球疫情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预防,未来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恢复正常,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放缓。总体而言,在基数效用逐渐消退、全球生产和供应复苏后,预计生产者价格指数将企稳。

具体到对中国CPI的影响,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PPI与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此外,国内生猪供应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普遍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普遍较高。初步估计今年CPI涨幅会比较适中,受外部因素控制,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事实上,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如果没有内需的叠加,只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会轻易导致明显的进口通胀。”据报道。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涵表示,央行对判断通胀有一定的决心,后续货币政策的特点是操作层面相机决策。

TF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认为,从报告来看,央行正在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这与当前市场感受到的情况基本一致。

报告称,“要密切关注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影响,全面落实政策确保价格稳定,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止市场价格波动无序。”在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考中,央行还提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