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进口通胀风险总体可控

原标题:进口通胀风险一般可控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国外通胀对中国的进口影响引起广泛关注。进口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什么?风险可控吗?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学者。

对PPI影响很大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上升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主要驱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强劲;第二,海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方面仍然存在约束。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需求恢复进度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继续极度宽松。目前,短期内很难消除上述三种影响。

全球通胀预期上升也引发了国内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冯表示,当前中国的价格形势呈现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和外部性投入特征。首先,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迅速,而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仍然疲软;第二,PPI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投入。目前,上游涨价已经开始通过供应链向中下游传递,呈现出成本驱动的通胀迹象。

根据《报告》,国外通胀较高的进口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上,这可能会推高今年第二、三季度我国PPI的增长。中国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来看,原油、铁矿石、铜主要影响PPI,原油下游产业链较长,也会影响化工产品价格。

《报告》认为PPI要客观看待:一是一定程度上是低基数下的“高读数”。由于2020年疫情的影响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今年的PPI走势被一个较大的低基数“镜像”;其次,历史上PPI指标本身波动比较大,几个月内分阶段探索或上涨的情况并不少见;第三,商品价格上涨是供求阶段性错位的表现。如果全球疫情得到充分有效的预防,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恢复正常,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放缓。总体而言,预计在主要效用逐渐消退、全球生产和供应恢复后,生产者价格指数将企稳。

风险通常是可控的

进口通胀风险可控吗?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表示,最近的全球通胀预期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性。从近期发布的数据来看,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即上游原材料和产品的涨价并没有完全传导到消费和终端商品领域。

“短期内,中国确实面临一定程度的进口通胀压力。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推高了石油相关行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价格,进而推高了整个PPI增长中心。但未来不太可能形成全面通胀,通胀风险一般可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英认为。

范若萱表示,首先,随着猪肉供求关系的不断改善,有利于CPI的稳定运行;其次,我国下游产业竞争激烈,价格刚性强,PPI对CPI的进一步传导效果不明显;第三,中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表现稳定,社会总供求将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全面通胀的基础。

“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应对进口通胀的风险。首先,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经济体,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运行情况做出选择;其次,中国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完善的生产体系,有利于保持稳定的宏观供求关系;第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今年以来,经常账户贸易顺差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汇储备继续保持稳定。”范若英说。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主要有三种政策工具:一是从国内供给侧入手,有序推进碳峰化和碳中和,灵活安排煤、钢、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能控制。第二,以需求侧为重点,在整体宏观经济修复良好的背景下,可以考虑适当控制基础设施投资进度,遏制短期价格超调。第三,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从进口价格来看,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到一定程度,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推高效应将相应减弱。

“总体而言,由于国内工业品供应能力充足,需求方缺乏过热,国际商品价格阶段性上涨不会动摇国内价格稳定的大局,尤其是对民生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可控的。”汪晴说。

《报告》强调,去年中国坚持执行正常的货币政策应对疫情,没有发生洪涝灾害,经济发展稳定好转,保持了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没有长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基础。当然,要密切关注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影响,全面落实政策,确保供应和价格稳定,及时有效地管理预期,防止市场价格波动无序。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