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低于预期 超过90%的港股基金遭遇“冷泉”

原标题:收入低于预期。港股基金遭遇“冷泉”

今年年初,投资者普遍看好港股。但春节过后,港股市场遭遇“冷泉”,不少港股基金收益率低于年初预期。港股的未来投资价值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估值相对便宜”的补偿逻辑已经不适合目前投资港股,应该把目光放在未来增长良好的稀缺目标上。

净值被大幅调整

春节前,南向资金加大投资港股的意愿强烈,沪港深的配置成为当时机构投资的热潮。但春节过后,港股跟随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从相关基金的表现来看,港股QDII基金和沪港深基金的整体收益表现不如预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今年港股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为-8.11%,超过90%的基金为负收益率。港股QDII基金中,南港的优先股净增长率为7.7%,大大优于业绩基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唯一一只在春节后赚钱的港股QDII基金。

另外,沪港深基金的业绩差异也不小。今年以来,不少基金净值涨幅超过10%,GF、浙商港股通中国、华宝上海、香港、深交所净值增速分别达到18%、16%、11%。与此同时,部分基金净值跌幅超过15%,最大跌幅甚至超过25%。

以性能为出发点

春节过后,补港股投资的逻辑没有实现。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直言:“港股不是低价值的掘金者。在港股市场,机构比例更高,定价更公平透明,一些成长性非常好的优秀公司定价也不低。因此,在a股估值高的时候,一些预期投资港股的投资者并没有收获预期的丰厚回报,甚至遭受了港股的回调。但是,不代表港股没有投资价值。港股中存在许多a股所没有的独特标的。这些股票确实值得投资,也是港股的关键。”

在的投资研究总监周对记者表示,春节后,港股的调整与a股的调整基本同步,互联互通的普及率相对较高,导致流动性变化导致的调整同步,内地基金青睐的目标调整幅度更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估值压力和内地货币政策边际收缩的预期。

E基金恒生h股ETF经理程在一份季度报告中表示,尽管一季度美国国债长期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影响了香港股市的资本偏好,但中国经济复苏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决定港股长期表现的核心因素。香港股市的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地、国际、本地资金等。在长期博弈中,本土基金也形成了以业绩为锚的右侧交易模式。

看好长期投资价值

展望今年最后三个季度,周认为,有必要关注a股和美股的流动性对港股流动性的牵引。短期来看,负面影响已经充分体现,市场安全边际已经确立。中期来看,尤其是三季度,需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回撤的风险。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