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利率披露新规则 个人贷款平台仍在玩“擦边球”

随着央行要求所有贷款产品都要表示年化利率,许多机构最近都实施了整改。但仍有许多不同的计算口径和方法,如平台实际利率“捉迷藏”、“期限利率”、“年化利率”、“年化综合利率”等,令人眼花缭乱。专家表示,监管要求严格表达贷款产品的利率,有助于减少借款人陷入各种贷款陷阱,维护贷款市场秩序。平台要严格执行整改。对于借款人本身,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也要合理借款,提高识别能力和理财素养。

多机构严格明示

“借XX元,日利率只有XX元”,“借XX元,日利率从XX元开始”……最近随着贷款利率披露新规的出台,各大机构平台上的这种宣传受到严格控制。

为了维护贷款市场的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央行3月31日宣布,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通过网站、移动应用、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都要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要写明,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公告称,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

公告还指出,贷款的年化利率应按借款人收取的全部贷款成本与借款人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之比计算,折算成年化形式。其中,贷款成本应包括利息和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种费用。

随着新规的实施,许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开始在宣传中表达年化利率。比如“借白”和“微贷”的贷款页面,在贷款明细中明确标注年化利率,年利率后标注日利率。在美团的贷款页面,年化利率是在不同分期计算的月息之后标注的。

兆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利率是贷款的价格,是贷款产品的核心要素。要求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全面、准确地披露年化利率,这将有助于借款人对实际利率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判断。这有助于减少借款人陷入各种贷款陷阱,更好地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他指出,央行的公告要求,贷款的年化利率应按借款人收取的全部贷款成本与借款人实际占用的贷款本金之比计算,这有助于打击各种“砍头利率”。要求贷款成本应包括利息和与贷款直接相关的各种费用,这将阻止一些贷款人以“低利率、高费用”诱导甚至误导借款人。

有平台实际利率“躲猫猫”

但记者也发现,还有很多不同的计算标准和方法,比如平台真实利率的“捉迷藏”、“周期利率”、“年化利率”、“年化综合利率”,令人眼花缭乱。

记者4月14日在360贷款APP上试贷时发现,整个贷款过程中有很多“利率”:贷款流程页面的明显位置显示了根据不同贷款期限计算的“期限利率”;在附页的《个人授信借款合同》中,可以看到贷款的“年化综合利率”;在页面的最后,只有贷款的“年化综合利率”用小灰色字母表示。在详细的介绍中

鉴于贷款的“利率”不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平台所谓的年化综合利率往往包括与其他贷款相关的各种费用,如融资担保和咨询费等。但借款合同中载明的年化利率可能不包括这些费用,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率仍应以年化综合利率为准。12个月的年化利率为15.396%,也不同于27.30%的年化综合利率。应该是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复利或单利计算方法。”

记者就“定期利率”、“年化利率”和“年化综合利率”的具体概念和转换方法联系了360借记平台,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针对新规定下平台贷款产品真实利率仍“躲猫猫”的现象,消费金融专家苏表示,根据央行公告,在平台营销时,应将贷款年化利率以明显方式展示给借款人,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应说明上述行为涉嫌“抓球”。

有业内专家也表示,平台整改还需要一段时间。据了解,央行公告并未明确整改过渡期,但根据中国黄金互助协会对成员机构的要求,各成员机构应在4月底前完成互联网贷款年化利率的表达工作。

合理借贷慎防陷阱

专家表示,监管要求严格标明贷款年化利率,平台应严格实施整改。对于借款人本身来说,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也要合理借款,提高理财素养。

董希真说,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和财务状况;二是申请贷款,尽量选择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第三,仔细阅读借款合同等文本要素,包括利率、成本、违约责任;第四,学习经济金融基础知识,增强识别金融诈骗和各种陷阱的意识和能力。

苏还表示,借款人应首先明确贷款需求,而不是借钱给所谓的“薅羊毛”。同时要明确贷款的资格。没有执照的机构可能构成非法贷款,应该远离,以避免陷入超利润贷款和高利贷的陷阱。此外,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贷款本金和所有利息费用,人工计算该笔贷款的实际利率,并与平台披露的方式对照。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则表示,借款人在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自己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避免逾期。“借款人一旦出现贷款逾期,可能影响自己的征信报告,进而影响未来买房、买车等信贷情况。”黄大智说。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