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青睐的《伊洛瓦底》杂志背后 美国“金主”的影子是
原标题:背后有美国“金主”的影子吗?西方青睐的《伊洛瓦底》杂志是什么来历.
伊洛瓦底》杂志对于关注缅甸新闻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媒体是由一群流亡在泰国的缅甸记者于1993年创建的。与缅甸部分地方新闻机构相比,在可读性、时效性、热点话题把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伊洛瓦底》杂志的报道往往带有强烈的反建制色彩。在涉华问题上,媒体谈不上友好的——文章在选材上的明显偏向,往往充斥着阴谋论,甚至引用一些影射新闻。由于这些原因,《伊洛瓦底》成为了西方舆论常年的“首选”媒体。
自从今年2月1日缅甸政局动荡以来,《伊洛瓦底》杂志经常发表抹黑中国的报道。例如,本月10日,它援引《简氏国际防务评论》的话说,缅甸军方似乎在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监控反政府抗议者。此前,《伊洛瓦底》援引台湾媒体未经证实的视频和报道,猜测一群中国军人和军车聚集在中缅边境中方,旨在“保护中缅油气管道”。媒体也会有选择地放大社交媒体上抹黑中国的声音,在网络上制造“中国无视缅甸人民生死存亡”的假象。可以说《伊洛瓦底》杂志在煽动缅甸民众反华情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伊洛瓦底》杂志的报道立场如此偏颇?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金主集团”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媒体网站修改过几次,目前在其页面上找不到赞助商的具体信息。但缅甸一位观察员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了2014年《伊洛瓦底》杂志网站截图,介绍了相关赞助商。记者看到了一些西方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索罗斯创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以及得到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国外媒体报道也介绍了《伊洛瓦底》杂志的“金主”。比如英国的《金融时报》还命名了美国的国家民主基金会和开放社会基金会。
然而,《伊洛瓦底》杂志并不总是赢得西方舆论的青睐。2017年,“罗辛亚难民事件”肆虐。当时《伊洛瓦底》杂志选择站在缅甸主要族群的立场,在一些报道中表示支持缅甸政府。因此,英国《金融时报》在2018年2月发表文章称,罗辛亚问题“国际社会的愤怒正在蔓延”,但《伊洛瓦底》杂志为昂山素季辩护,并在一篇充满挑衅的社论中声称“许多西方组织和机构正在羞辱昂山素季和这个国家”。《金融时报》称《伊洛瓦底》杂志“变了”,“开始与缅甸政府主流叙事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像《伊洛瓦底》杂志这种由西方机构资助的“舆论暴徒”,如果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达不到西方的预期,就会受到批评甚至被抛弃。就像一些西方国家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缅甸的利益一样,他们只关注缅甸当局的做法是否符合西方的利益。可惜从《伊洛瓦底》杂志的实践到现在,还没有看透这个现实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