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 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3月份,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5%,其中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8%和35.2%。

海关总署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奎文13日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良好开局”。与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25.3%和20.5%,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趋势。

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开放平台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比较好,是国内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在贸易主体、国内区域布局、国际市场布局、贸易方式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李奎文说。

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比同期外贸总体增速高13.5个百分点,成为外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西部地区活跃。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1.5万亿元,增长45.1%,增速比外贸总体增速高15.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达到17.8%。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更加紧密,这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空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2.5万亿元,增长21.4%。

高层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增长41.1%,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增长28.4%,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商品进口增长162.5%。

李奎文说,中国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不仅促进了国内生产和消费的稳定复苏,也为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春节假期,大部分制造业员工选择了“本地过年”,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很多企业没有停产,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国内工业生产,缩短了外贸订单的交货周期。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趋势,成为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据海关初步测算,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4195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出口2808亿元,增长69.3%;进口1387亿元,增长15.1%。

“海关将继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监管改革试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模式,一地备案,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健康快速发展。”李奎文说。

优惠政策继续出现,东盟继续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据海关统计,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7%,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李奎文分析说,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FTZ升级的好处继续显现,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三是西部新海陆通道辐射效应继续显现。目前,由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联合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列车线,已从2017年的“渝桂新”一线发展到正常运营的6个方向,列车数量从每周1列增加到每天10列以上。一季度,西部新陆海走廊沿线14个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0.5%,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

海关数据显示,随着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对从东盟国家进口消费品,特别是农产品的需求强劲。今年一季度,中国从东盟进口消费品524.2亿元,增长30.6%。此外,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和贸易,从东盟进口的能源产品大幅增加。今年一季度,中国从东盟进口液化天然气88.5亿元,增长31.6%。

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促进对外贸易额稳步增长

李奎文表示,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这种趋势有望在未来保持,具体趋势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国外贸经营有许多有利因素,但也存在许多外部挑战。海关将巩固口岸疫情防控成效,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不断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促进对外贸易额平稳、质的增长。

继续加强口岸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进口防外措施,继续严格做好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工作,坚决构筑口岸检疫防线。海关在全国各港口不断加强“三查三排一转运”。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入境车辆100%在指定地点接受风险控制和登船检疫。对高危飞行人员实施“核酸抗体”双保险监测。对进口冷链食品和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在口岸环节进行新冠肺炎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在确保进口货物安全的同时,我们将大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不断优化港口商业环境。我们将继续深化“配送服务”改革,启动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向各港口延伸,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巩固整体通关时间缩短的成效。

支持搭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零关税政策和海关监管办法全面落地实施,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