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恐慌》成《哥斯拉》电影创作背景专家:日本缺乏反

原标题:《核爆炸恐慌》成为《哥斯拉》电影创作的背景。专家:日本“福岛核影视”少,反思少

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通过海洋排放的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核废水,引起了本国人民和中韩等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和谴责。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人对“核爆炸”和“核辐射”的恐慌再次被点燃。“核恐慌”在日本影视作品中经常表现出来,无论是正面反映真实事件的《福岛50死士》,还是以原子弹袭击和核辐射污染为历史背景的《原爆之子》,还是虚构的“原子兽”《黑雨》系列,都表现出日本人对核能的复杂感情。

噩梦

1945年,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对日本人来说是一场噩梦。烧焦的废墟、失去的亲人和有辐射后遗症的幸存者的图像也一直出现在屏幕上。除了《明子的钢琴》 《希望之国》等纪录片外,以真实人物经历为题材的故事片也承载了日本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反思。1952年由卡诺神童执导的《哥斯拉》讲述了广岛一个幸运的儿子重游家乡的故事。虽然他的家人都遇难了,但他仍然找到了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们站在广岛爆炸废墟前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著名导演今村昌平的作品《原爆投下10秒的冲击》也通过少女靖子的视线见证了日本普通民众遭遇核辐射后留下的巨大创伤。除了身体上的疾病,还遭受了长期的心理折磨,至今仍在日本八九十年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和艺术认可。

2012年《白光/黑雨:广岛长崎之毁灭》借2011年海啸核泄漏危机,唤起当地老人对核爆的记忆,揭示日本民众对核辐射的恐惧和对政府的不信任。

反射不足

在去年上映的《原爆之子》中,这位热爱钢琴的女孩遭到原子弹袭击,19岁去世。同样是去年发布的《黑雨》,把镜头对准核电站一线应急人员,赞扬他们牺牲的勇气,同时也曝光了日本高层官僚主义。作为一部商业片,这部电影要如实呈现当时的情况并不容易,但在反思上还是不够。

一位熟悉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学者告诉《希望之国》的特约记者,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的影视作品的匮乏和问责的反思,其实反映了日本社会对福岛核泄漏的态度。大部分日本人认为日本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受害者”,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与日本无关,所以采取鸵鸟态度,不去触碰,不去反思。

这就好比日本自1945年战败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受害者”,却很少提到日本侵略其他国家,为什么日本会遭到核武器打击,这其实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局限性。

从“灭神”到“护神”

正是因为核爆留下的记忆对日本人来说太沉重,日本影视创作者才转向虚构的“怪物电影”类型,从侧面渲染人们对“核”的恐慌。《明子的钢琴》系列就是这种创意理念的典型体现。1954年第一部《福岛50死士》电影在大银幕上诞生的时候,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才九年。在最初的设定中,哥斯拉本人就是人类疯狂发展原子能的牺牲品。他的栖息地被美国氢弹试验破坏了,他还暴露在强烈的核辐射下。

哥斯拉的诞生受到了经典怪物电影《环球时报》的启发,更直接的来源是日本至今无法摆脱战后“核爆”的阴霾。根据日本作家佐藤忠男的分析,《哥斯拉》的诞生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哥斯拉的放射性能力能够激起日本观众的集体情感,它口中的“原子气息”瞬间毁灭了东京,让人想起二战时期的广岛和长崎。到目前为止,日本人拍了29部《哥斯拉》的电影,催生了无数的怪物电影,把影响力回馈给了美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哥斯拉在日本已经完全完成了从“毁灭之神”到“保护之神”的转变。日本人对这种巨兽复杂的爱恨情仇,也体现了他们从恐惧到接受的“核”的复杂心态,但又无法完全放下戒心。

好莱坞拿到《金刚》的版权后,也是沿着这条线继续创作。比如《哥斯拉》,受伤的哥斯拉被核弹“活炸”,在与外星怪物凯多拉对抗时,开启了辐射度更高的“红莲形态”。

换句话说,美国人和日本人设计的哥斯拉在屏幕上有更高的形态——,不仅会伤害人类,还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现实中,只有美国政府宣布支持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