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集团承接100亿元订单 造船市场明显回暖
原标题:集装箱船分批接单。造船市场正在回暖。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迎接业绩提升的机遇
国内造船企业迎来“小阳春”。近期以集装箱船为代表的主要船型批量接单,显示出造船业强劲的复苏势头。
业内人士认为,世界经济增长正在逐步复苏,航运市场基本面临良好态势,诸多因素为造船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国际造船市场订单将相当可观。得益于行业的复苏,国内造船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望改善。
中国船舶集团承接百亿元订单
4月2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宣布,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船厂国际有限公司这两大船厂联合接单13艘16000吨级集装箱船,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是中国造船企业承接的最大单艘集装箱船订单。其中,大船重工承担7艘,广州船厂国际承担6艘。
受此消息影响,4月6日,相关造船领域上市公司股价上涨。其中,中国重工收盘上涨2.95%,中国造船收盘上涨5.19%。中国造船是广州造船国际的控股股东。
事实上,集装箱船批量接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船市场迎来了一波订单潮。据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经济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船舶151艘,总载重量1659万吨,是2020年总营业额的1.6倍,创同期新高;以载重量吨计,已占全球新船总营业额的52%,成为今年造船市场复苏的主力军。长江等国内各大船厂也宣布赢得集装箱船订单。
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介绍,随着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大幅改善,航运公司收获颇丰,船东信用状况不断改善,投资信心重建,国际市场订单迅速释放。此前搁置的新建集装箱船计划,尤其是超大型集装箱船,陆续重启,推动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迎来新一轮订单。
据了解,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有望好转,出口贸易已做出充分努力。集装箱需求从底部迅速转为供不应求,集装箱贸易明显回升。最近苏伊士运河意外搁浅,进一步加剧了集装箱的紧张局势。集装箱需求的强劲反弹迅速推动集装箱运输价格飙升。根据德路利航运咨询公司的数据,集装箱运价指数自2020年7月以来迅速反弹,目前处于较高水平。运价上涨带动集装箱船租金上涨。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头尾班轮企业业绩大幅提升。中远空海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76%;2020年,全球集装箱领军企业CIMC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6.88%。一位来自CIMC的相关人士表示:“需求方已经达到集装箱历史新高,加上苏伊士运河事故,今年上半年集装箱价格将保持高位。”
业内预测,2021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将增长5%以上,集装箱运输需求预计将迎来全面复苏,而全球集装箱船队的运力增长率约为3.4%,市场供需将保持紧张平衡。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也表示,区域性集装箱船市场前景看好,大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仍有批量订单
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经济研究中心统计,一季度全球新船订单累计成交3180万载重吨,同比激增157%;3月份,全球新船订单周转量超过1800万载重吨,为过去5年单月最高,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同期最高。
订单的增加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新船价格止跌回升。截至4月初,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升至131.0点,较年初上涨5.4点,创下5年新高。从典型船型价格来看,超大型原油油轮、18万吨级开普散货船和15000吨级集装箱船新船价格年内分别上涨6.4%、11.8%和12.3%。
目前,克拉克森航运指数已突破2万美元/日,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高位。BDI、CCFI等航运业的晴雨表近期也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几年的低迷,各种因素的结合促进了市场的积极增长。首先,世界经济和贸易呈现积极增长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反弹至5.5%,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第二,航运市场的增长基础越来越稳定。从需求方面看,预计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将反弹至4.2%,超过疫情前水平;从供应方来看,截至2020年底,全球手持订单占船队运力的比例已达到新世纪以来最低的7.2%,预计2021年运力增速将降至2.4%。第三,主流船东强烈回归船舶预订。从订单来源地区来看,一季度欧美船东共订购新船125艘,载重量1384万吨,市场贡献率高达59%。
除了集装箱船市场,油轮、散货船、液化气船等细分市场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苏趋势。
行业分析师预测,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和贸易形势的恢复,航运基本面有望改善,这将为新的造船市场带来强大的支撑。2021年,国际造船市场订单将相当可观,新船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得益于造船市场的复苏,造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
不佳的国内造船上市公司或迎来业绩复苏机遇。不过,该人士也指出,由于钢板、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仍具有一定上涨空间,进而抬升造船成本,尽管造船企业收入有望迎来增长,但想实现大幅改善盈利空间仍需在成本控制上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