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20:裂缝中的净收入增长消费者业务增长骤降

原标题:华为2020:净收入夹缝中增长,消费业务增速暴跌

“力争明年发大财”成了华为年度业绩发布会的经典障碍。虽然有些夸张,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家明星公司目前的困境。——外部制裁阻碍了核心业务的增长,新兴业务需要迎头赶上。在夹缝中生存仍将是华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

3月31日,华为公布了2020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华为业绩增长因疫情和制裁双重影响放缓,但基本实现业务预期,其中销售收入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

业务方面,华为消费业务收入4829.2亿元,同比增长3.3%;运营商营业收入3026.21亿元,同比增长0.2%;企业营业收入1003.3亿元,同比增长23%。

地区方面,2020年中国地区收入5849.1亿元,同比增长15.4%,占比65%;海外收入3064.6亿元。除了中国,欧洲、中东、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收入都在下降,主要是因为GMS不能用于消费业务。其中美国下降最为严重,下降率为24.5%。

华为在疫情和制裁的情况下保持增长的情况真的很少见。更难得的是,华为仍保持R&D投资占总收入的16%。然而,这份财务报告也发布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如营业利润下降和消费业务收入增长率大幅下降。

华为解释说,制裁和疫情确实对华为产生了影响,但华为不是一家追求高利润率的公司。随着疫情的恢复,华为对明年的收入增长仍有信心。

消费者业务面临压力

制裁的影响显而易见。

华为2020年消费业务收入将增长3.3%,增速将创历史新低。在过去的五年里,由于手机业务的巨大成功,华为的消费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其收入贡献甚至超过了运营商,运营商是集团收入贡献的主力军。2016年至2019年,消费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6.2%、45%、31.9%和42%,今年与峰值相比下降了近42个百分点。

供应链危机下,手机业务首当其冲。由于谷歌切断了华为的供应,后者的海外销售受到了沉重打击,而TSMC等关键芯片供应商的切断带来了致命打击。去年9月15日禁令生效后,这些厂商就不能再为华为生产新芯片了。目前华为手机芯片全部依赖当时获得的最后一批库存,导致华为手机严重短缺,销量下滑。

华为加速囤货也导致其现金流跌至低点。2020年,华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为352.2亿元,也是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华为表示,不会削减在R&D的投资,但会加大在R&D的投入。

据科纳仕公司报道,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在中国的手机出货量为1880万部。虽然其市场份额仍保持第一位,但已从2020年第三季度的41%降至22%,而OV、苹果和小米的份额都在增加。

手机是消费业务的收入支柱。但坏消息是,随着芯片库存的消耗,这种下降趋势在2021年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根据2021年2月Counterpoint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华为的排名已降至第五位,份额仅为4%。

在不确定的全球形势下,华为手机业务的未来仍然是个谜。华为轮值主席胡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尽管芯片供应紧张,但华为将继续推出旗舰机型,这意味着今年的P50和Mate50可能仍在路上。很明显,华为是在采取拖延策略,尽可能节省芯片的使用,保留手机的R&D投资和更新,然后观望其他出路。

芯片制裁也影响到华为的其他部门,包括负责芯片设计的海思。过去,海斯设计的麒麟芯片是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外界担心,手机芯片无法生产后,海斯的业务会受到影响。不过,胡侯坤表示,目前海硅的形势依然稳定,研发方面仍有许多创新工作。有一种说法是华为将开启自主芯片生产之路,但其很多高管都强调,华为仍然保持着与产业链合作的态度。

华为的一名中层告诉国际文传电讯社,该公司对未来制裁的趋势并不乐观,并想到了许多最糟糕的计划,剥离荣耀就是其中之一。华为财报显示,出售荣耀业务为华为带来100亿元存款。

消费业务也不是没有增量。胡侯坤提到:“手机只是消费业务的一部分。虽然去年手机销量下降,但“18 N”战略下的其他产品和服务销量呈现可喜增长,这让我们对消费业务仍然充满信心。但是,目前手机仍然是所有物联网设备的核心入口。如果华为长期缺乏手机覆盖,物联网产品的销售也会有危险。

寻找下一部“华为手机”

运营商业务曾经是华为收入的主力军,但去年增长几乎停滞,增长率为0.3%。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通信项目已经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英国等国宣布停止与华为在5G建设领域的合作,导致华为市场份额下降。

这两项业务都面临压力,迫使华为寻找下一个增长支柱。这家公司过去一年的许多行动都支持这一点。——频繁宣布与汽车厂商合作,强调智能车业务的重要性;“长生将军”余承东也是云与计算BG总裁,表示要加强终端与云的连接;任经常走访煤矿、传统钢铁企业等。以上都说明To B业务被华为认为是未来一个强大的增长极。

由于华为一直是按照客户群划分收入结构,所以云和计算服务的收入也计入了企业的业务收入。2020年,华为的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3.5%,贡献了最强的营收增长,且比去年高出不少,展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劲头。

Canalyt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二;在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第六,增速高达222.2%,为全球增速最快。但有华为员工向界面新闻透露,任正非的目标一直是第一,内部对华为云的期待“比现在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除了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还担任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统一管辖两个业务的投资决策关系。不难看出,这一调整的目的是加强终端、云、智能汽车各方的打通,将华为在终端领域的优势和用户体验反馈到其它各个业务上,培养华为独特的竞争力。

不过,具体怎么通、怎么连,如何形成优势,仍然需要进一步商讨。一位华为云与计算BG员工对界面新闻表示:“内部掣肘仍然很多,组织和汇报关系混乱一直是老毛病,任老板批评过很多次,余总的调任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厘清这种障碍。”

至于造车,尽管华为与北汽、长城汽车联手的传言不断,但胡厚崑在采访中再次重申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供应商”定位不变。曾与华为合作过的一名车厂工程师对界面新闻表示,华为发布的“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可以视为是一个车标,“该有的都有了”,但以华为目前的客户体量和产品落地程度来看,投入真正能够反映到营收上,可能还要再等几年时间。

智能汽车领域的对手正变得越来越多。随着百度、小米等厂商相继宣布造车,华为也必须巩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加强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华为消费者业务内部有一种说法,用手机业务的成熟思路来做产品,很多时候都能实现成功。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消费者业务的打法大多相似,品牌培育用户忠诚度并不难。但To B业务的规则却完全不同,华为的惯用打法能否奏效,仍是一个待解的问题。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