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 内部人士:部分客户经理“视而不

原标题:经营性贷款流入楼市应该质疑谁?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经营性贷款成为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高频词。目前,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宣布对流入楼市的经营性贷款进行调查,调查力度空前。

通过梳理流入楼市的经营性贷款的参与者,可以发现基本上有三种:借款人、贷款中介和银行。其中,借款人和贷款中介是“遏制和质疑”的对象。正是因为借款人的冲动性,才促使了经营性贷款资金的变相使用,其中贷款中介扮演了投机的“教唆者”角色,银行在资金的审核和监控上也“玩忽职守”。

贷款中介游走在借款人和银行账户经理之间,利用普通借款人对商业银行贷款信息的不对称性赚取差价。他们不仅对各银行的贷款品种和价格了如指掌,还能随时掌握信贷政策的最新动态。

在这项严格调查开始时,央行公布了一项数据。2020年末,本外币家庭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这20%的增长背后,是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的支持力度。

自去年爆发以来,经营性贷款利率一再下降,一度从5%降至3.85%;同期,按揭利率一般在5%至6%之间。对利率敏感的贷款中介,立刻将目光聚焦于这种“利率差”带来的套利空间。

于是,原本支撑实体经济的经营性贷款,通过贷款中介的各种操作涌入楼市,成为部分城市推高房价的资金来源。

就像前几天广东银监局公布的调查结果一样,相当一部分贷款出现了“打包”助推器的情况,比如房地产中介、小额贷款公司等。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以商业贷款替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重复周转后挪用个人商业贷款用于购房首付等。

贷款中介无疑是推动商业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链条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而投放资金并对资金使用负有贷前审查和贷后监控义务的银行,则起着更为隐蔽的作用。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应对经营性贷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进行自查。自查,即银行检查自己投放的经营性贷款的合规性,这就要求面对自己的“失职”。

华东风险管理部一位人士坦言,自查包括跟踪客户真实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会导致很多瑕疵。自检也包括资金流的渗透,但各家银行只能在自己的账户体系内进行自检,不能渗透跨行转账后的资金流。

“在贷前拜访中,确实有个别信贷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业绩而故意忽略风险。”华东某银行家表示,客户经理可以通过联系客户来预测资金的真实使用情况,但如果客户信息完整,并能提供资金使用证明,就会“释放”资金。这次自查的重点之一就是这些可疑对象的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向。

经营性贷款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关键信贷产品之一。在去年各项扶持政策的指标要求中,给银行分行、基层客户经理分配了任务。优质小微企业正被各家银行“抢”,如何合规投放授信额度成为巨大压力。

上述银行家坦言,在银行投资指标的评估下,不排除部分客户经理只追求形式合规而“视而不见”

今年的宏观金融政策已经制定,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到“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30%以上”。虽然与2020年相比有所降低,但小微贷款投资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已经有了较大的基数。这也意味着今年经营性贷款的投资强度和价格不会有明显变化。

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认为,各大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中,中小微贷占比最低,经营贷款压力仍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楼市调控的加强,房贷利率会相应上升,使经营性贷款与房贷利率的“剪刀差”扩大。

李认为,打击经营性贷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应是今年房地产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经营贷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借款人、贷款中介和银行都难辞其咎。以权谋私,以违规为指标,合规管理意识淡薄,在利益的诱惑下冒险,最终会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