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认定以私募名义非法集资为幌子的“伪私募”
原标题:准确识别“伪私募”,持有“钱袋”
近年来,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良莠不齐,隐藏着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私募”。打着私募基金的幌子非法集资,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如果投资者不够警惕,他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陷阱。
业内人士指出,在混合市场形势下,投资者必须“擦亮眼睛”,正确认识私募,准确定位自己,做到“三观三无”,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个人必须看人。购买私募基金产品前,通过基金行业协会网站查询私募基金机构。对私募机构执业能力的判断,既要基于办公空间的装修档次和工作人员的着装质量,又要仔细了解高管的专业背景、学历、经历等信息,不要盲目相信“关系”、“资源”等毫无根据的说辞。
第二,一定要看产品。要有意识地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无风险”、“快速致富”等噱头的诱惑,保持头脑冷静,多疑少侥幸。如果私募股权基金的宣传推广材料中含有“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等字样,或者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人、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则说明这是非法产品,请勿购买。
第三,看合同。投资者在看合同时,应注意合同中是否明确注明了投资风险、投资范围或投资目标,并核实相关条款是否与宣传推广内容一致,是否有管理,是否约定了争议解决渠道。
第四,量力而行,“不贪小利”。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通过与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对比,判断自己是否可以投资私募产品。在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第五,签署文件是“不走过场”。投资者应认真处理好个人投资者资格审查等相应的审查环节,充分认识风险披露、合格投资者承诺函、风险评估问卷等的重要性。并仔细审阅合同条款,而不是简单地浏览文档并签字。
第六,投资前后,“不做掌柜”。投资者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要充分了解自己投资的产品,知道自己买谁的产品,和谁签合同,谁管理,资金分配到哪里,具体投资到哪里。发现基金管理人违法违规管理基金的,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发现经理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