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效果显著

原标题: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如期实现了摆脱贫困、解决新时期关键问题的目标。其中,工业和消费对扶贫起到了什么作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给出答案。

日前,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832家脱帽贫困县企业的生产经营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上升。扶贫龙头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消费扶贫产品销售良好,扶贫成果丰硕。

从2016年到2020年,国家级贫困县832家已脱帽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有所提高,发展趋势良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4.6%。地区方面,东北贫困县企业销售收入近两年加速增长,2019年增长13.6%,2020年增长29.7%,增速跃居四大地区首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7%、15.6%和13%。行业方面,2016-2020年,832个脱帽贫困县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9%。支撑大量贫困人口就业的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5%、20.9%、18.8%和20.7%。运输和物流状况继续改善,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增长14.7%。

增值税发票大数据也显示,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全国8000家龙头扶贫企业中,90%以上来自农、林、牧、渔业、制造和批发零售三大产业,重点是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产品加工销售。自2016年以来,从事三类产业的龙头扶贫企业经营收入年均分别增长40.1%、27.6%和36.2%,带动龙头扶贫企业整体经营收入年均增长33.3%,家庭平均收入从2015年的1044万元扩大到2020年的4383万元。此外,2020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龙头扶贫企业数量是2015年的3.3倍。

扶贫龙头企业运行效率不断提高。2016年以来,扶贫龙头企业年均增长43.9%,户均利润从2015年的108万元扩大到2020年的673万元;企业销售利润率从2015年的10.4%提高到2020年的15.4%。

通过增值税发票大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扶贫产品从初级农产品向深加工农产品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2020年,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占扶贫产品的35.7%,比2017年高出近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大米、面粉、粮油、禽蛋、新鲜果蔬、中草药等初级农产品的比重。从产品销售增长率来看,近两年农副加工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2.8%和31%,且趋势明显;真菌和水产品的销售收入也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4%和56.2%。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