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11年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工业增加值31.3万亿元

原标题:中国连续11年成为最大的制造国

前不久,在河南洛阳中信重工的组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一批直径5米的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的滑轮装置。

2月28日,工人在山东省青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的冲压焊接车间工作。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0.9%,这在全球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是绝无仅有的;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为20%,是同期全球行业增长率的3倍;建成71.8万多个5G基站,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回顾这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工业经济有许多亮点。在3月1日的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青表示,中国在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使“十三五”规划圆满结束,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业增加值达31.3万亿元

回顾过去五年,几组数据勾勒出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工业增加值从23.5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中国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

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10.4%,比调整后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4.9个百分点,在调整后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也从十三五之初的11.8%提高到15.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从1.8万亿左右增长到3.8万亿,占GDP比重从2.5%增长到3.7%。

“总体而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开拓创新取得新进展,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促进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萧亚青说。

当前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何判断今年工业经济的走势?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在正常的疫情防控下,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恢复期,经营中仍存在困难和压力,但正在不断恢复。“中国经济的长期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健全的制造体系、强大的支撑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的有力支撑下,2021年工业经济发展趋势也总体良好。”

据介绍,今年的重要任务是编制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十四五”计划,按照国家“十四五”计划对重点领域和行业进行规划,引领工业和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

“强链”“补链”,增强产业链韧性

从口罩、防护服和呼吸器等防疫材料的快速生产,到有序恢复生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实际压力测试。“一年来,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展示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型能力的优势。”萧亚青说。

但同时也揭示了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存在不足和弱点。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开始对41个主要产业类别和以下子类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绘制重点产业链图,以识别优势和劣势。“总的来说就是强化链条,补充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弹性。”萧亚青指出。

“补链”就是把缺点和弱点补上,保证链条在关键时刻不“断链”。一方面,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针对薄弱环节和缺点集中的领域,通过应用牵引、整体驱动、公布名单等新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原则,使制造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发源地

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会上介绍,目前中国企业有4000多万家,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是保护市场和就业的最大主力军。

肖亚青介绍,去年各方面出台了很多扶持措施,有“三减”、“三增”。

“三减”是税收、欠费、融资成本的减。去年新减税减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清理民营企业中欠中小企业的账款,无差异的账款超过1610亿元,全部清理完毕;去年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08%,比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三增”,即服务、数字化、融资规模的增加。去年在各地举办了9万多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活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赋权专项行动和制造业双创活动。到去年,我们培育了1832家“小巨人”企业,带动了各地专业化的培育新中小企业3万多家;金融机构支持的小微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30.3%。

肖亚庆表示,工信部还将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重要领域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十四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聚焦融资、权益保护这两个重点,追求实效;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化水平这一目标,支持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发源地。

栏目推荐